[实用新型]煤气输送管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9061.8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5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龙强;杨晓东;周宏;吴新花;王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14 | 分类号: | F17D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8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 输送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煤气输送管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进入煤气输送管网的煤气温度一般要求小于55℃,因此从焦炉或高炉等设备出来的煤气需要经过喷水降温处理。在喷水降温过程中,由于煤气温度较高,冷却水会蒸发形成蒸汽随煤气一起进入煤气输送管网;随着含水蒸气的煤气沿着煤气输送管向前流动,气体温度会逐渐降低,水蒸气会逐渐冷却凝结成液态水。
现有技术中,煤气输送管的排水装置较为简单,一般为在煤气输送管底部设置一漏斗式排水结构,将煤气输送管中的冷却水排出。然而由于在喷水降温过程中,煤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因此在煤气向前流动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煤气输送管中会聚集大量的冷却水,而现有的漏斗式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较差,其不能即时的将煤气输送管中的冷却水排走,随着冷却水在煤气输送管中聚集量增大,会出现冷却水压塌煤气输送管、导致煤气泄漏等重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气输送管排水装置,以解决现有煤气输送管排水结构排水能力差,不能及时排出煤气输送管中冷却水,以致会出现煤气输送管垮塌、煤气泄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煤气输送管排水装置,包括与煤气输送管连接的集水管、支撑集水管的支架和水封排水器,所述集水管的管径大于煤气输送管的管径,所述集水管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与水封排水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所述集水管的管径为煤气输送管管径的1.5~2倍。
进一步,所述集水管中设置有扰流板。
进一步,所述水封排水器包括容器体,所述容器体内通过隔水板形成蛇形管式弯曲的水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煤气输送管排水装置,其集水管的管径大于煤气输送管的管径,集水管的底部比煤气输送管低,煤气输送管中的冷凝水会向集水管中聚集,然后经排水管和水封排水器排出,集水管通过支架支撑,强度好,可避免集水管坍塌,并且煤气输送管中的冷凝水也被及时排出,因此可消除煤气输送管被积水压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煤气输送管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水封排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煤气输送管排水装置,包括与煤气输送管1连接的集水管2、支撑集水管2的支架3和水封排水器4,所述集水管2的管径大于煤气输送管1的管径,所述集水管2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的出水口与水封排水器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排水管5上设置有阀门6。
工作时,煤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在流动过程中因温度降低而凝结成液态冷凝水,由于集水管2的管径大于煤气输送管1的管径,集水管2的底部比煤气输送管1低,冷凝水便向集水管2中聚集,然后经排水管5和水封排水器4排出。本实施例中,集水管2通过支架3支撑,强度好,可避免集水管2坍塌,并且煤气输送管1中的冷凝水也被及时排出,也消除了煤气输送管1被积水压塌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管2的管径为煤气输送管1管径的1.5倍,当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集水管2的管径还可根据管道长度、煤气中水蒸气含量等条件进行调整,一般集水管2的管径为煤气输送管1管径的1.5~2倍能较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集水管2中设置有扰流板7,通过扰流板7对煤气进行阻扰,可进一步滤出煤气中所含的水汽,提高煤气纯净度。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水封排水器4包括容器体8,所述容器体8内通过隔水板9形成蛇形管式弯曲的水流通道,本水封排水器4能很好的阻止煤气外泄,密封效果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9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管网漏损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加速流抑制功能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