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扑翼滑翔混合型水下航行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8870.7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4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涛;王德政;黄剑辉;苏乐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8/14 | 分类号: | B63G8/1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翔 混合 水下 航行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扑翼滑翔混合型水下航行探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用于海洋自主观测的水下航行器主要有水下自主航行器(AUV)和水下滑翔器(Underwater Gliders)。推进方式以螺旋桨推进为主,也有通过仿生物扑翼推进的方式。通过螺旋桨来驱动,具有自主性强和定位精度高的特点,多用于高速推进;而仿生物扑翼推进的方式通过在低速时扑翼推进,可以达到低功率消耗,减阻降噪的目的。水下滑翔器利用浮力驱动,具有航程远、功耗小、巡航时间长、隐蔽性好以及能够进行纵垂面采样的特点,但是其航行速度慢,自主性差,而且工作时难以克服较大海流的影响但各种航行器在运用范围上未免因此而具有局限性,无法具备各运行条件下的适应性。专利201220494321.8中公开了一种混合型水下航行探测器,该水下航行探测器结合螺旋桨推进和滑翔翼原理,实现其在水下航程增加,能耗降低;但在低速条件下无法降低噪声,准确的接近目标,应用范围局限,机动性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扑翼滑翔混合型水下航行探测器,采用高速时螺旋桨推进,低速时扑翼推进,并以滑翔方式达到远航程低功耗推进,低速巡航的效果,推进方式切换快捷合理,多种推进方式实现航行探测器在不同水域中各种运行速度的要求,拓宽了航行器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球形密封舱、电源、摄像头、浮筒、前法兰、浮筒活塞、右翼、舵机、电机、后法兰、螺旋桨、螺旋桨传动轴、联轴器、左翼、推杆电机、舵机传动轴、控制模块、密封舱、主支架、支架法兰,主支架位于密封舱内,且与支架法兰和后法兰固连,两舵机位于控制模块两侧固定在主支架上,左翼和右翼与舵机传动轴通过连接架、紧固螺栓连接,球形密封舱与前法兰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摄像头与电源位于球形密封舱内通过支架与前法兰固连,推杆电机固定在主支架上,推杆电机与浮筒活塞以定位销定位固连,浮筒活塞与浮筒配合,浮筒前端的L形弯管端口固定在前法兰上与海水相通,两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在主支架上,两螺旋桨通过联轴器分别与两电机输出轴固连,控制模块输出信号控制舵机,电机,推杆电机的动作输出,舵机转动带动扑翼实现航行探测器扑翼推进,电机转动带动螺旋桨实现航行探测器的螺旋桨推进,推杆电机与浮筒活塞配合,实现航行探测器的滑翔姿态推进。
球形密封舱与前法兰之间安装密封垫圈。
密封舱两端与支架法兰和后法兰之间分别安装密封垫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扑翼滑翔混合型水下航行探测器,高速时采用螺旋桨推进,低速时采用扑翼推进,并以推杆电机与浮筒活塞和浮筒吸排水配合螺旋桨实现滑翔方式推进,使航行探测器具备高速,低速,长航程多种运动要求的能力,航行探测器上搭载有温度探头,带存储卡摄像头,舱内湿度传感器,电量指示器多种功能模块,使航行器功能强大,实用性较强。水下航行探测器结构简单、机动性高、可搭载多种传感器对大范围水域进行长时间监测和勘探。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种推进方式转换快捷合理,实现航行探测器在不同水域中各种运行速度的要求,拓宽了航行探测器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扑翼滑翔混合型水下航行探测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扑翼滑翔混合型水下航行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扑翼滑翔混合型水下航行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扑翼滑翔混合型水下航行器的主支架示意图。
图中:
1.球形密封舱 2.电源 3.摄像头 4.浮筒 5.前法兰 6.浮筒活塞 7.右翼8.舵机 9.电池 10.调压器 11.稳压器 12.电机 13.后法兰 14.螺旋桨15.螺旋桨传动轴 16.联轴器 17.左翼 18.推杆电机 19.舵机传动轴 20.紧固螺栓21.控制模块 22.密封舱 23.主支架 24.支架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扑翼滑翔混合型水下航行探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88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