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精轧机的除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8460.2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0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00 | 分类号: | B21D2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轧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精轧机的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精轧机在轧制过程中所使用的轧制油会随着轧辊的旋转甩到箔材表面,虽然轧机装有吹扫装置,但是吹扫装置不能完全去除箔材边部的轧制油,影响产品的下一道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精轧机的除油装置,解决现有精轧机在轧辊时容易将轧制油甩到箔材边部影响箔材质量以及下一道工序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精轧机的除油装置,包括固定于安装有轧辊的机架上的挡油毛毡和挡油轴瓦;挡油毛毡为四个,在轧辊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毛毡,且毛毡位于轧辊底部的两侧;所述挡油轴瓦为两个,且分别位于轧辊顶部的两端,同时,挡油轴瓦位于轧辊的正上方;所有挡油毛毡和挡油轴瓦均是通过螺栓固定于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挡油轴瓦的下边沿与轧辊端部的上边沿的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挡油毛毡的上边沿高于轧辊端部的下边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挡油毛毡和挡油轴瓦可在轧辊旋转时防止轧辊两端的轧制油飞溅到箔材上,消除了箔材边部带油所造成的工序问题,保证了箔材的质量,避免箔材因带油而报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挡油毛毡,2-挡油轴瓦,3-轧辊,4-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应用于精轧机的除油装置,包括固定于安装有轧辊3的机架4上的挡油毛毡1和挡油轴瓦2;为了能够保证轧辊两端的轧制油能够完全被挡住,防止轧制油飞溅到箔材边部,所述挡油毛毡为四个,在轧辊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毛毡,且毛毡位于轧辊底部的两侧;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挡油毛毡的上边沿高于轧辊端部的下边沿,当轧辊旋转时,轧制油飞溅,由于挡油毛毡较高,故而能够将所有飞溅的轧制油拦截下来,同时被挡油毛毡吸收,从而实现挡油的目的,当然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挡油毛毡的高度,可高于轧辊最低点5cm、10cm、15cm等等。为了进一步地防止轧制油从轧辊的上方飞溅到箔材表面,故而所述挡油轴瓦为两个,且分别位于轧辊顶部的两端,同时,挡油轴瓦位于轧辊的正上方,且所述挡油轴瓦的下边沿与轧辊端部的上边沿的之间存在间隙;通过设置挡油轴瓦能够有效的防止轧制油从上方飞溅到箔材表面,从而进一步地的确保了箔材的边部不会沾上轧制油,保证了箔材的质量,也确保了下一道工序的正常工作,消除了因箔材边部带油造成下一道工序无法正常工作,同时避免了箔材的报废。
为了方便安装,所有挡油毛毡和挡油轴瓦均是通过螺栓固定于机架上。安装简单,而且固定效果较好。
作为一种优选,可在挡油毛毡的远离轧辊的一侧设有挡板用于将毛毡固定于竖直面上,确保毛毡不会由于重力原因下坠,通过设置挡板能够支撑挡油毛毡在竖直面上的稳定。简单的说挡板就像支撑板一样支撑着挡油毛毡不会由于重力原因下坠。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84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泄露保护蓄电池
- 下一篇:一种大角度发光LED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