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雾化喷射荷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28315.4 | 申请日: | 2014-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0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贾首星;周艳;代亚猛;马铖;沈从举;张景;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垦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李靖;李伯勤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雾化 喷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喷雾机械,尤其是一种液体雾化喷射荷电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农药的生产技术在国际上是领先的,但农药施用技术和植保机械与先进国家相对落后。长期以来,我国农药施用技术的特点就是传统的大雾滴和大容量喷雾。70%到80%的药液和药剂都散落或流淌到地上,只有20%到30%能到达植物的表面,但真正起到杀灭病虫害作用的连1%都不到,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巨大的施药量被浪费,并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落后的农药施用技术带来了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污染了环境,浪费了农药,并容易使操作者发生中毒等。
因此,一种液体雾化均匀、雾滴粒径小、雾滴粘附性好、喷雾程远喷雾趋向性好、节水省药、安全性高和环境友好的液体雾化喷射荷电装置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雾化均匀、雾滴粒径小、雾滴粘附性好、喷雾程远喷雾趋向性好、节水省药、安全性高和环境友好的液体雾化喷射荷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包含主体(105)和端盖(101),端盖(101)上设有雾化液出口(114),主体(105)和端盖(101)通过螺纹连接,且主体(105)与端盖(101)之间形成雾化腔(112),雾化腔(112)内设有电极B(116)和雾化帽(113),端盖(101)内设有与雾化腔(112)隔离的电极A(103),电极A(103)和电极B(116)之间设有导电体(102),电极A(103)对应的主体(105)上,轴向方向设有导电柱(104),导电柱(104)的一端与电极A(103)连接,另一端穿过主体(105)与外电源连接,主体(105)上设有气液导入装置(109)和进气口(110),气液导入装置(109)的一端设有进液口(108),另一端设在雾化腔(112)内,该气液导入装置(109)为柱状体,柱状体内设有输液通道(118),其表面设有气道(119),且该气道(119)与设在主体(105)上的进气口(110)连通。
上述导电体(102)为弹性体,例如弹簧或拉簧。
上述电极A(103)和电极B(116)为环状。
作为改进,导电柱(104)分成上下两段,即一段设在主体(105)内,另一端设在端盖(101)内,且两段导电柱(104)之间设有弹簧B(106),且设在主体(105)内的导电柱(104)上设有压帽(107),该压帽(107)可通过螺纹固定在主体(105)上。
实际使用时:液体通过气液导入装置(109)中间的输液通道(118)进入雾化腔(112),在进入雾化腔(112)之前,由电极A(103)先进行静电处理,气体通过进气口(110)和气液导入装置(109)表面的气道(119)进入雾化腔(112),气体和液体在雾化腔(112)内混合,混合之后,再由电极B(116)进行静电处理,之后从雾化液出口(114)喷出。
作为改进,气液导入装置(109)的末端呈阶梯缩小状,且输液通道(118)出口端位于电极A(103)处。
由于输液通道(118)出口端位于电极A(103)处,即气体和液体未发生混合前,液体已经经过了两次静电处理,之后再由气体将带电的液体从雾化液出口(114)喷出。
上述电极A(103)和电极B(116)的两次静电处理,带电方式不同,电极A(103)是非接触式带电处理,而电极B(116)是接触式带电处理。
本实用新型具有液体雾化均匀、雾滴粒径小、雾滴粘附性好、喷雾程远喷雾趋向性好、节水省药、安全性高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液导入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极A轴侧图。
图5为电极B轴侧图。
图中所示,101是端盖,102是导电体,103是电极A,104是导电柱,105是主体,106是弹簧B,107是压帽,108是进液口,109是气液导入装置,110是进气口,111是密封圈,112是雾化腔,113是雾化帽,114是雾化液出口,116是电极B,118是输液通道,119是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垦科学院,未经新疆农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8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和面机
 - 下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喷药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