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LED照明灯具防水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27871.X | 申请日: | 2014-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7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杰;常进;刘晓庆;杭春进;王春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 主分类号: | F21V31/00 | 分类号: | F21V31/00;F21V17/1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王元生 |
| 地址: | 264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led 照明 灯具 防水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电器设备防水密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LED照明灯具防水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LED照明装置用于水下时,需要综合考虑出光、防水密封和散热等问题,使其密封结构的设计变得较为复杂,至少需要包括透光部件(如玻璃、PC或亚克力等材料制成的灯罩)、灯壳(通常用金属制成)、机械紧固机构和密封部件。
现有防水或水下照明灯具防水密封部件的设计和制作通常有两种方式:(1)在出光窗口与灯壳间施加某种密封胶,通过一定的固化工艺,将出光窗口与灯壳粘接起来,灌封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防水密封的目的。大多数市售水下LED灯具采用这种密封方式。这种密封方法对灯具各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低,但施胶设备、胶的性能和质量及操作人员的主观因素等都会直接影响密封的效果。同时,出光窗口与灯壳灌封后,需要维修时必须破环密封部位,可维修性能极差。(2)在出光窗口与灯壳接触的位置处设置不同形状的弹性密封件,如密封圈、密封垫或密封胶条等。如专利号为201220054064.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LED照明灯具的防水密封结构》采用了一种横截面形状较为复杂的密封胶圈来实现密封。专利号为200420102989.9的中国专利《一种紫外灯管的水下密封结构》中则使用一个橡胶内接头和一个橡胶垫圈进行多重防漏。
使用密封件进行密封必须配合使用一定的机械紧固机构。最常用的是在出光窗口外围用若干螺钉进行紧固。如专利号为201020695587.X的中国专利《灯具的防水密封装置》就采用了这种结构。使用这种结构,在装配时,各个螺钉紧固的程度不同,会导致密封件在不同位置受到的挤压不同,变形也不同,从而使外壳、出光窗口和密封件的受力都不均匀,严重影响密封的可靠性和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利号为200910108819.9的中国专利《防水密封灯具》采用销轴铰链结构,并配合过渡型密封圈,使密封件受力均匀。中国专利申请200910211618.1公开了一种《防水密封照明装置》,其使用不可拆卸的预装配结构来缩短密封垫的长度,通过铰接的可动头为密封垫提供均匀的压力。
现有的各种密封结构中,密封的实现和散热通常是一对矛盾。因为在这些密封结构中需要采用弹性好的密封件,这些密封件可以是环氧树脂、有机硅等高分子材料,导热能力差,对散热不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装配简单,加工成本低,各部件受力均匀,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并有利于灯具散热的水下LED照明灯具防水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LED照明灯具防水密封装置,其包括有上壳体、下壳体、上基板、下基板、LED模组、LED驱动电路、电缆密封固定接头、出光片,所述LED模组安装在上壳体中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所述上基板、下基板与上壳体之间分别安装有弹性密封圈,所述LED驱动电路安装在下壳体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内上基板和上壳体上端面之间安装有弹性密封垫,所述弹性密封垫内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出光片装夹在弹性密封垫的环形凹槽中;所述下基板上设有向下凸出的基台,下壳体上设有与该基台相对应的基座,基座内侧向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下壳体上环形凸台和下基板之间安装有柔性石墨环;所述下基板上基台和下壳体上基座之间安装有柔性石墨圈。形成可靠的多重防水密封。
进一步,所述柔性石墨环上向下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下壳体上的环形凸台相对应,所述柔性石墨环扣合在环形凸台上。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上端面、弹性密封垫、上基板的中央分别开有相对应的出光窗口。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外侧设有放射状排布的散热片,下壳体下端中央有电缆过孔,通过电缆密封固定接头安装固定电缆。
进一步,所述柔性石墨圈设置填充在下壳体上环形凸台外壁与上壳体内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78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支护系统的阳角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基坑阴角位置的支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