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模块楼板组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7195.6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4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4 | 分类号: | E04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25621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模块 楼板 组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化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模块楼板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被各行业所关注。对于住宅建筑而言,其基础造型、材质选择以及室内装修等方面,均需要严格执行环保、节能的标准。众所周知,在建设速度与住房需求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大量挖山采石、取土烧砖制作建材,对土地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并且,相应技术的配套和完善、建筑设计和产品标准化等问题,导致住房质量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显著提高。
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住宅产业化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建筑结构和建筑体系相对比较单一,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体系比较成熟的现状,例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但是,与上述结构体系配套的技术以现场现浇工艺为主,与住宅产业化要求差距很大。其次,缺乏配套技术和系统化的产品,我国住宅技术仍以单项技术、产品为主,对提高住宅的整体性能和质量效果不明显。上述弊端严重制约了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追求绿色发展的今天,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加快住宅升级换代迫在眉睫。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针对住宅建筑材料结构提供一种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在满足住宅建设质量的基础上,为住宅产业化提供可靠的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住宅建筑材料无法满足住宅产业化需求,影响住宅建设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模块楼板组装结构,包括预制的模块楼板、钢楼柱和钢梁;其中,至少三根所述钢楼柱形成所述模块楼板的安装单元;与所述安装单元相应设置的钢梁,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单元的相邻两根所述钢楼柱之间;且每根所述钢梁的上表面均固定设置有竖向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模块楼板的边缘相应开设有贯通孔;所述模块楼板的边缘搭抵于所述钢梁的上表面,且其上的所述贯通孔套装于所述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贯通孔之间、所述模块楼板之间的缝隙处填充灌浆料,所述灌浆料固化后形成一体式楼板。
优选的,适配的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贯通孔设置为多组,且沿相应的所述钢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凸起为焊接在所述钢梁上的销钉。
优选的,所述销钉呈上大下小的台阶状。
优选的,所述模块楼板上的所述贯通孔与其预制用的加强筋相互错开。
优选的,四根所述钢楼柱形成所述模块楼板的安装单元。
优选的,所述钢楼柱采用方钢制成,与所述钢梁连接处的方钢外周表面固定设置有环状加强筋板;所述环状加强筋板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且两个所述环状加强筋板之间设置有加强连接板;所述钢梁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加强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楼柱采用方钢制成,与所述钢梁连接处的方钢内腔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钢梁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钢楼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梁采用工字钢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装配式钢结构与预制的模块楼板有机结合。施工时,首先设立钢楼柱形成确定的模块楼板安装单元,并在每个安装单元的相邻钢楼柱之间组装固定钢梁,以承载预制的模块楼板。本方案中,每根钢梁的上表面均固定设置有竖向延伸的限位凸起,同时模块楼板的边缘开设有与限位凸起适配的贯通孔;当模块楼板的边缘搭抵于钢梁的上表面时,且其上的贯通孔套装于限位凸起;最后,在限位凸起与贯通孔之间、模块楼板之间的缝隙处填充灌浆料。
如此设置,一方面,主体构件的工厂化程度较高,整个施工工艺过程中可快速装配完成,构件缝隙处填充的灌浆料固化后即可形成一体式楼板为预制建材,大大提高了住宅建筑的施工进度,符合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另外,预制的模块楼板与钢梁之间设置有相适配的贯通孔和限位凸起,可实现模块楼板安装位置的预定位,从而无需调整模块楼板工作位置的相关操作,进一步提升了组装速度。由此,在有效降低施工人员作业强度的同时,获得了较高的整体组装精度,进而为住宅建设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建筑用模块楼板组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7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