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木材边缘的涂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6828.1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8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宗;翁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蓝田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 | 分类号: | B32B3/30;B32B27/06;B32B27/38;B32B27/4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5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材 边缘 涂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材边缘的涂层结构。
背景技术
木材是各行各业常用的一种材料,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场合,制作成相应的形状、大小,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木材进行切割而产生了木材的边缘,木材边缘因为其难以防护,常常会剥落或断裂,一些坚硬的事物对其轻轻一敲击就或被破坏,而且一些水汽也会于此处渗入木材里面,所以如果木材的边缘处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的话,就会导致整个木材的抗裂性、耐磨性、防水性都不高,木材极易破损或腐烂,使用寿命及其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材边缘的涂层结构,使木材的边缘处具有强大的抗裂性能、耐磨性能、防水性能,极大地延长了木材是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材边缘的涂层结构,包括有木材边缘基面和涂设在木材边缘基面上的涂层结构,木材边缘基面上设有若干呈网格状结构设置的凹槽,涂层结构包括在凹槽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泥土层和防裂纤维层,混泥土层和防裂纤维层填充满凹槽,防裂纤维层相对木材边缘基面的另一侧完全覆盖有氟碳改性弹性外墙乳胶漆层,各个凹槽衔接的部位涂设有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层衔接每两个凹槽内的氟碳改性弹性外墙乳胶漆层,在各个氟碳改性弹性外墙乳胶漆层的最外层、环氧树脂层的最外层均涂设有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层。
下面对个涂料层的作用做如下阐述:
防裂纤维层的优点:其良好的分散性三维乱向立体分布在砂浆、水泥混凝土中,因其突出的抗拉强度在混凝土或者砂浆中有着强力的拉附作用,从而起到抗裂防渗效果;
氟碳改性弹性外墙乳胶漆层: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沾污性和耐酸性,同时又具有弹性涂料的高延伸率和抗裂性,较好解决了目前弹性涂料存在的耐老化性能不足、耐沾污性差和不耐酸雨这三个难题;
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涂料是一种以水性胺为固化剂,以各种分子量的液态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主剂,与传统的水泥砂浆、细石砼、水磨石地面,其有附着力强、不起尘土、机械强度好、耐磨损、耐重压、耐腐蚀,表面观洁、整体美观;
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层:是以异氰酸酯、聚醚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助剂制成的反应型柔性防水涂料。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粘结力强,常温湿固化;
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网格状凹槽,先在凹槽内填充混泥土加以对木材边缘基面进行初步固定,在采用防裂纤维层和混泥土相互辅助,从而起到抗裂防渗效果,提高木材的抗裂效果,再加以各层涂料层,一步一步使得木材先抗裂、后耐磨、再防水,防止木材开裂,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氧树脂层和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层相对木材边缘基面的另一面均设有有机硅防水涂料层,有机硅防水涂料层置于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层相对木材边缘基面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机硅防水涂料层具有高渗透性,可以提高木材的粘结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氧树脂层与有机硅防水涂料层相接处的一面构成锯齿状衔接,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层与有机硅防水涂料层相接处的一面构成锯齿状衔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环氧树脂层、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层均与有机硅防水涂料层形成相对稳定可靠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木材边缘的涂层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木材边缘的涂层结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木材边缘的涂层结构,包括有木材边缘基面1和涂设在木材边缘基面1上的涂层结构,木材边缘基面1上设有若干呈网格状结构设置的凹槽11;
涂层结构包括在凹槽11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泥土层2和防裂纤维层3,混泥土层2和防裂纤维层3填充满凹槽11,防裂纤维层3相对木材边缘基面1的另一侧完全覆盖有氟碳改性弹性外墙乳胶漆层4;
各个凹槽11衔接的部位涂设有环氧树脂层7,环氧树脂层7衔接每两个凹槽11内的氟碳改性弹性外墙乳胶漆层4;
在各个氟碳改性弹性外墙乳胶漆层4的最外层、环氧树脂层7的最外层均涂设有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层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蓝田涂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蓝田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6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叶片钢丝绳混编织物芯输送带的生产线
- 下一篇:手机盒成型治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