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弹簧自动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6667.6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7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周聚强;姚远;张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4 | 分类号: | G01G19/04;G01G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弹簧 自动 排气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气弹簧自动排气装置,应用于地铁车辆八点称重试验。
背景技术
地铁列车在车辆落成后需要进行八点称重找平试验,根据《IEC 61133-2006铁路车辆—车辆组装和运行前的整车试验》要求,需要调整高度阀使车辆的轮重差、轴重差、地板面高度、空气弹簧压力等参数满足标准和设计要求,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多次对车辆的空气弹簧进行充气、排气,即每次调整完高度阀待重量稳定后都需要给空气弹簧排气后再次充气,目前试验过程中给空气弹簧排气需要有四个人通过截断塞门听从统一指挥给四个空气弹簧同时排气,这种方法有两大不足:一、浪费大量的人力,每次排气都需要至少四个人操作;二、容易出现排气不同步的现象,排气不同步会造成车辆抖动,可能会引起车辆轻微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空气弹簧自动排气装置,通过排气控制盒实现空气弹簧中自动排气的目的,是一种使用可靠、各项目车辆通用的实用性装置,适合大规模推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空气弹簧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控制盒、执行机构和空气弹簧,所述排气控制盒的输入端外接市电,所述排气控制盒的输出端与执行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缆与空气弹簧相连接。
前述的空气弹簧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控制盒包括强制断开按钮、排气启动按钮、时间继电器、得电延时继电器、选择开关、变压器、整流桥,所述强制断开按钮、排气启动按钮以及得电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相串联并设置在市电的正负极之间,所述排气启动按钮与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并联,所述选择开关、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1、2以及得电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相串联并设置在市电的正负极之间,所述变压器的初级侧与市电的正负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负极侧与整流桥相连接,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作为排气控制盒的电源输出端与执行机构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3、4,5、6作为排气控制盒的信号输出端与执行机构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前述的空气弹簧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控制盒还包括电源指示灯和排气指示灯,所述电源指示灯设置在市电的正负极之间,所述排气指示灯与强制断开按钮、排气启动按钮串联设置,所述排气指示灯的两端还并联有时间继电器的线圈。
前述的空气弹簧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四组执行单元,两组执行单元共用一个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执行单元包括旋钮开关和电磁阀,所述旋钮开关的的输入端作为执行机构的信号输入端与排气控制盒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旋钮开关与电磁阀相连接。
前述的空气弹簧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还包括控制喇叭按钮及喇叭,所述控制喇叭按钮与喇叭串联并与整流桥的输出端相连接。
前述的空气弹簧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通过快速接头与空气弹簧的供风管路相连接。
前述的空气弹簧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的阀芯内径为8mm。
前述的空气弹簧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熔断器、电源开关及第二熔断器,所述第一熔断器与电源开关串联设置于市电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二熔断器设置于执行机构的电源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弹簧自动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控制盒、执行机构和空气弹簧,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得电与失电,从而实现空气弹簧的自动排气,解决了手动排气不同步可能造成车辆轻微变形的问题,并减少了试验作业人员的数量,极大的提高了试验的效率,且该装置还可选择手动控制排气,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此外,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所有采用空气弹簧作为二系簧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具备广泛的通用性,且操作方便,通过操作排气控制盒即可实现整列车空气弹簧的排气,提高了试验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弹簧自动排气装置的逻辑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弹簧自动排气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66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头盔
- 下一篇:散热、遮阳、挡雨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