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钱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6175.7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8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赵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留生 |
主分类号: | A45C1/06 | 分类号: | A45C1/06;A45C15/00;H04M1/57;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蒋芳霞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钱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智能钱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手机和钱包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身携带的必要物件。由于都是随身携带的常用物件,用户多会习惯性地将手机放在钱包里,特别是手拎钱包。当有电话呼入或者短信息来时,用户须先将手机从钱包里取出,接听、查看完之后再放回钱包,反反复复比较麻烦。
为了提高使用的便利性,用户常常会使用蓝牙耳机通话的方式来替换直接用手机通话,从而不再需要将手机从钱包里取出,在通话过程中可以腾出双手。但是,现有的蓝牙耳机,用户在没有通话时,往往也需要佩带于用户耳朵上,既不雅观又不舒服,摘掉后也没有固定的放置处,给寻找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钱包,旨在解决用户手机和钱包搭配起来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以及用户使用蓝牙耳机带来的不舒适或者存放不易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钱包,包括可对折的第一封皮层和第二封皮层,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封皮层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收纳手机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封皮层的外壁上设置有一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进行通讯;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还设置有与蓝牙耳机形状相匹配的、用于收纳蓝牙耳机的耳机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皮层的内外壁之间设置有可供手机和/或蓝牙耳机充电的电池模块;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与手机的充电位置相匹配的第一充电触点,所述耳机槽内设置有与蓝牙耳机的充电位置相匹配的第二充电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皮层的外壁上还设有扬声器和/或指示灯;所述扬声器和/或指示灯通过所述蓝牙模块同时与手机和显示屏进行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钱包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第一封皮层的内壁上、用于固定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手机的固定条带。
具体地,所述固定条带为可松紧条带。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LED显示屏、可触控的液晶显示屏或者非触控的液晶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功能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槽处还设置有耳机固定结构。
具体地,所述耳机固定结构为耳机卡槽或者与所述耳机槽匹配的槽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皮层和所述第二封皮层对折后可通过一拉链围设成一个封闭空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封皮层的内壁上设置有储款层,所述储款层上设有插卡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钱包,在第一封皮层的内壁上设置一个用于收纳手机的容纳腔,在第一封皮层的外壁上设置一个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进行通讯的显示屏。显示屏一方面既可以对手机的来电、短信或者邮件等信息进行显示,方便用户不用取出钱包里的手机也能第一时间查看到新的来电、短信、邮件等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通过显示屏上的功能按键或触摸控制接通来电、甚至对短信和邮件等进行基础处理。由于在第一封皮层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与蓝牙耳机匹配的耳机槽,在有新来电时,用户可以取出放置在耳机槽中的蓝牙耳机与对方进行通话,通话结束后直接放回耳机槽。该智能钱包将手机、显示屏和蓝牙耳机集成为一体,携带时占用空间少,使用也更方便,能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钱包打开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钱包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和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钱包打开之后和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钱包,包括可对折的第一封皮层100和第二封皮层200,在所述第一封皮层100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收纳手机的容纳腔110;所述第一封皮层100的外壁上设置有一显示屏120,该显示屏120通过蓝牙模块与容纳腔110内的手机进行通讯;所述显示屏120的一侧还设置有与蓝牙耳机形状相匹配的、用于收纳蓝牙耳机的耳机槽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留生,未经赵留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6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坩埚连续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泥坯定量分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