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T形液压油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5830.7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5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坚;李江;邝学军;杨胜强;欧海真;王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澄西远航船舶(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B63H2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1146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 液压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修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T形液压油顶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建造或修理过程中,很多大型传动件的连接都是通过锥度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的。如:尾轴与螺旋桨的安装、轴段与联轴节的安装、舵杆与舵叶、舵杆与舵叶的安装等。然而这种连接方式需要通过获得较大外界推力来实现过盈,推力的来源就是液压油顶。
由于船舶上被连接件的尺寸和重量较大(30万吨集装箱船螺旋桨重达100吨),且需传递较大的扭力。因此安装时需要的推进力和推进行程就非常大,安装压强一般在500kg/cm2~700kg/cm2之间,在狭小的工作空间要保证一次性压装到位,为解决安装上的困难,一般会根据特定船舶进行设计加工一个环形液压油顶(即U型液压油顶)。如图1所示,为U型液压油顶的部分剖面图,U型液压油顶包括油顶芯1’和截面为U形的油顶壳2’。但该液压油顶一般只能适用于单船,不能通用,经常受到螺旋桨与螺母、舵杆与舵叶等的尺寸限制,常规U型液压油顶在安装时压强上升到约450kg/cm2左右时,液压油顶内的O型胶圈容易出现爆裂。如图2~3所示,油顶芯受力后变形还容易导致漏油。并且不同船舶需要重新设计和加工,造成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船用T形液压油顶装置,其强度满足船舶的使用要求,且节省材料,可实现液压油顶的重复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可靠更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船用T形液压油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内油顶芯、外油顶壳和胶圈密封组成,所述内油顶芯是具有外部阶梯的圆环,所述外油顶壳是具有内部阶梯的圆环,所述外油顶壳上开有从圆环外侧通向圆环内侧的注油孔,所述内油顶芯通过所述胶圈密封地嵌入所述外油顶壳与之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胶圈有两个,是O型圈,注油孔的出口位于两个胶圈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内油顶芯包括第一阶和第二阶,其第一阶与第二阶的内径相同,第一阶的外径大于第二阶的外径,第一阶的外侧圆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内油顶芯同轴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外油顶壳包括第一阶和第二阶,其第一阶与第二阶的外径相同,第一阶的内径大于第二阶的内径,第二阶的内侧圆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外油顶壳同轴的第二环形凹槽。
优选地,注油孔的出口位于所述外油顶壳的第一阶与第二阶的相交处。
进一步地,所述外油顶壳的第二阶上表面还开设有一与注油孔的出口连通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是与所述外油顶壳同轴的环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位于内油顶芯第一阶的外侧圆弧面上靠近内油顶芯第二阶的位置,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位于外油顶壳第二阶的内侧圆弧面上靠近外油顶壳第一阶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胶圈材质为黑色丁腈橡胶。
优选地,所述内油顶芯和外油顶壳的材质选用船用A型钢。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船用T形液压油顶装置,完全满足船舶的尾轴与螺旋桨的安装、轴段与联轴节的安装、舵杆与舵叶、舵杆与舵叶的安装等的强度要求,确保一次性压装到位;
(2)相同厚度板材制作的液压油顶,T型液压油顶比常用的U型液压油顶工作面积要大,可减小液压油顶的压强;
(3)本实用新型的T型液压油顶装置相比U型液压油顶,结构更简单,容易加工,节约时间;
(4)本实用新型易拆卸、安装,可靠性高,不易漏油,适用不同规格船舶工程,可重复使用,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U型液压油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是U型液压油顶的油顶芯受力示意图;
图3是U型液压油顶的油顶芯受力后变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船用T形液压油顶装置中内油顶芯的剖面图;
图5是实施例1的船用T形液压油顶装置中外油顶壳的剖面图;
图6是实施例1的船用T形液压油顶装置注油前状态剖面图;
图7是实施例1的船用T形液压油顶装置注油后状态剖面图;
图8是实施例1的船用T形液压油顶装置注油前的安装剖面图;
图9是图8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0是实施例1的船用T形液压油顶装置注油后的图8中的A部位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1是实施例1的船用T形液压油顶装置的内油顶芯受力示意图。
其中,各标注表示的含义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澄西远航船舶(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中船澄西远航船舶(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5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驱动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针对水上船舶的去除杂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