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桥梁车道的简易车辆轮迹分布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5737.6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0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吉伯海;朱伟;傅中秋;詹建;朱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桥梁 车道 简易 车辆 分布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轮迹分布监测装置,用于桥梁路面车辆轮迹分布监测,属于结构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疲劳是结构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纹的生成、不断扩展、最终导致构件断裂的现象。公路桥钢桥面板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作用,许多有重交通荷载通行的钢桥面板在使用数年或十几年后相继出现了疲劳损伤现象。影响了桥梁的整体使用寿命。
研究结果表明,桥面板构造细节的应力幅值对车轮作用位置较为敏感,而车辆在桥面的行驶位置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钢桥面板的疲劳设计中应该考虑车轮荷载作用位置的影响。目前欧洲规范和荷兰规范NEN6788等都给出了车辆轮迹线横向位置概率分布模型。然而中国这方面的实测数据较少。这主要由于目前国内缺少此类研究的监测装置。现有研究人员的有采用GPS定位系统监测桥面车流,但其成本高且对于高速移动的车辆定位精度较低,由此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也有研究人员采用在路面埋设传感器的方式,但需要封闭路面、施工期限较长且容易损伤桥面铺装层,因此也没有被具体实施。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一种新型的车辆轮迹监测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车辆轮迹分布监测装置。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桥梁车道的简易车辆轮迹分布监测装置,包括轮迹定位板、用于拍摄纪录行经轮迹定位板的车辆轮迹的前置摄像头、用于判断行经轮迹定位板的车辆类型的后置摄像头;所述轮迹定位板铺设在车道的路面上,前置摄像头安置于行经轮迹定位板的车辆前行端,而后置摄像头安置于行经轮迹定位板的车辆尾部;后置摄像头能够捕捉到行经轮迹定位板的车辆尾部,而前置摄像头能够捕捉行经轮迹定位板的车辆轮迹;所述的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均通过数据传输线与图像分析处理装置连接。
轮迹定位板均位于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的视域内。
所述轮迹定位板包括铝基复合板,铝基复合板的一个表面设置定位线,且定位线与车辆行进方向一致的前行端设置定位线标识码,而铝基复合板的另一个表面设置用于将轮迹定位板安装到车道路面上的连接部。
所述的连接部为粘贴层。
所述的定位板上相邻的两条定位线颜色不同,同时该相邻两条定位线对应的定位线标识码的颜色也不相同。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弥补了现阶段车辆轮迹监测装置空缺的状态,通过对车辆轮迹的位置的监测,可为大桥设计者提供理论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各装置布置图。
图2是车辆轮迹定位板详图。
图3是车辆轮迹记录表(统计方法)。
图1中,1、车辆;2、轮迹定位板;3、前置摄像头;4、后置摄像头;5、计算机;
图2中,2a、粘贴层;2b、铝基复合板;2c、定位线;2d、定位线标识码。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发明所涉及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桥梁车道的简易车辆轮迹分布监测装置主要分为监测与记录两部分。如图2所示,定位板主要由粘贴层2a、、铝基复合板2b、、定位线2c、、定位线标识码2d、组成。粘贴层主要起粘贴作用,底部与车道路面连接保证监测位置的固定、顶部与铝基复合板相连。铝基复合板的作用是利用其高强度的特点,以避免因反复车轮作用使定位板产生较大的变形,导致监测数据失真,同时可重复利用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定位线与定位标识码的目的分别为确定车轮与车道的相对位置与车轮位置的记录,相邻定位线与定位标识码颜色不同,以方便研究人员区分。不同路面可以根据车道宽度以及精度需求分别调整定位板长度以及定位线密度。
如图1所示,车道一侧分别设置前置摄像头3、与后置摄像头4,两摄像头的监测范围共同将监测位置包括,并无盲区。监测过程中,当车辆进入后置摄像时监测人员应及时进行监测准备工作并记录车辆类型,当车辆进入前置摄像头并出现在定位板2、正上方时监测人员应及时记录车辆轮位置。
如图3所示,车辆轮迹位置记录表与定位板存在对应关系,左侧“序号”代表车流总量,“左”代表定位板左半部分,“右”代表定位板右半部分。在记录过程中,当车轮经过某一定位线控制区域时,首先判断其对应的标识码,然后在车辆轮迹改变记录表的相应位置作“●”号标注,最后监测完毕统计记录表中每一标识码的“●”号数量即为轮迹分布情况。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轮迹位置监测装置主要分为监测与记录两部分。所述监测部分是指在车道路面上粘贴轮迹定位板,并车道一侧分别设置前置摄像头与后置摄像头,车辆经过测点时,可通过后置摄像头判断其车辆类型,通过前置摄像头记录其车辆轮迹的位置。两摄像头将信息反馈至计算机终端,研究人员通过车辆轮迹记录表的记录方法进行轮迹位置记录。此外,研究人员可根据不同的车道宽度以及不同精度的研究需要调整定位板的长度以及定位板上定位线的密度。监测完毕后研究人员只需将定位板底层的黏贴层拆除即可再次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5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限速监控装置
- 下一篇:用于水表的数据通讯安全电路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