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缆TPE护套注塑的改进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5612.3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9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许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高新区鸿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缆 tpe 护套 注塑 改进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缆TPE护套注塑的改进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传感器用电缆上,通常为了保护电缆不被汽车上的其它装置磨损需要在电缆线注塑一层TPE材质的塑套,但是在注塑过程中,护套类模具中预埋的大于40mm的电缆线容易受到注塑材料冲击力的影响发生偏移,导致注塑出的护套与电缆线不同心,严重时会有电缆线从护套中露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注塑生产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选用质地较硬的电缆线或减小注塑压力。选用较硬的电缆线会使得制造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生产的利润,与同类产品竞争优势减小;而采用减小注塑压力的做法,虽然会控制一定的成本,但因为注塑压力的减小使得注塑量不足,护套成型后不符合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缆TPE护套注塑的改进模具,其能够在不改变电缆材质和注塑压力的情况下保证电缆与护套的同心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用于电缆TPE护套注塑的改进模具,包括通过导向柱连接的动模和静模,动模上设有注塑口,所述静模和动模上均设有型腔、流道,所述流道通过进料口与型腔连接,型腔中设有凸起甲、凸起乙,在型腔的两端分别设有线卡。
进一步地讲,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凸起甲位于型腔的边线内侧,所述凸起乙位于型腔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一次性解决传感器电缆线护套注塑过程中的电缆线偏移问题,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与合格率,且改进后的电缆线护套不影响使用;
2、本实用新型改造简单,且能够有效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动模与静模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静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缆线放置示意图;
图5是改进后生产的电缆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静模;2、动模;3、线卡;4、凸起乙;5、凸起甲;6、流道;7、注塑口;8、电缆线;9、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实施例:用于电缆TPE护套注塑的改进模具,包括通过导向柱11连接的动模2和静模1,动模2上设有注塑口7,所述静模1和动模2上均设有型腔10、流道6,所述流道6通过进料口与型腔10连接,型腔10中设有凸起甲5、凸起乙4,在型腔10的两端分别设有线卡3;所述凸起甲5位于型腔10的边线内侧,所述凸起乙4位于型腔10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电缆线8放置于两端的线卡3中,使得电缆线8处于型腔10的中间部位,此时,将注塑模具的动模2和静模1合模。在注塑机床上通过注塑口7将注塑原材料注入到流道6内,通过进料口进入型腔10,型腔10上的凸起甲5、凸起乙4将电缆线8固定在型腔10的中间,且不影响注塑原料在型腔内的流动。这样注塑出的护套9既不影响护套9对电缆线8抗磨损的保护,又能够保证注塑过程中电缆线8始终位于护套9的中心位置,避免了注塑过程中注塑原料冲击力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高新区鸿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临沂高新区鸿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5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密封绝缘子注射成型用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笔记本生产用玻璃纤维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