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带光源的光口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25253.1 | 申请日: | 2014-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1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彭彩浩;张杨;伍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宜宾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
| 主分类号: | G01B11/30 | 分类号: | G01B11/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 地址: | 64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光口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锉削平面是一项常用并且非常重要的钳工技能,在锉平面练习的时候,要检验一个平面的“平面度”是否能满足图纸要求,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刀口尺,用“光隙法”进行检验:即将量具(光口尺)的刃面放置在被监测平面上,对着外置光源,观测者在另一面观测,通过刃面和平面之间漏光的均匀程度和漏光强度,来确定被检测平面的平整度。
在实践应用中,上述操作有一些的难度:1.环境要求高,不但透光的光线要较强,而且还要求刀口尺刃面两侧的光照强度有足够的差异,才能准确的观察。2.有些平面,在夹具上不利于观察,必须工件从台虎钳取下,以面对强光检测,再夹回去修正,如此反复。即使是比较熟练的钳工也必须装夹数次,方能锉平一个面。反复的装夹造成大量加工时间的浪费,而且容易夹坏工件,稍有不慎夹歪工件也会造成后续加工精度难以保证。4. 外界光的强度并不是固定的,比如晴天和雨天光强度不一样,日光灯、白炽灯与手电筒的强度也不一样,测量标准光源的不一致也会导致测量结果不一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测量方便准确的自带光源的光口尺以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带光源的光口尺,包括本体,其特征是:
在本体的一侧固定有电路板,电路板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发光二级管;电路板连接有电源。
在电路板外侧固定有反射柔光罩。
优化的:所述的电路板、反射柔光罩与本体之间的固定方式:在本体、电路板、反射柔光罩上均设置有通孔,将螺栓穿过本体、电路板、反射柔光罩的通孔,实现固定。
优化的:在反射柔光罩外侧与本体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隔热片,隔热片也通过所述的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受环境光线的影响,任何场所都可方便的操作;无需将待检测工件从夹具内取出,直接实地检测,在实现了检测精度的同时大大的节约了整体加工时间;反射柔光罩的设计,使检测光源更加均匀和柔和,更有利于检测者的观测,使得检测结果更准确,更重要的是:检测光源强度的统一,使得检测误差大大减小。另外,本实用新型一体性好,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是本体,2是刃口,3是电路板,4是电源,5是开关,6是发光二级管(发光二级管6均匀分布,伴随着整个刃口2的长度方向);7是反射柔光罩。8是通孔,9是螺栓,10是隔热片。
使用时,用手捏住塑料材质隔热片10,以免手上的热量传导到本体1上导致本体1变形和锈蚀;将刃口2平放到被检测平面上,再按动电路板3上的开关5,电源4通过电路板3驱动发光二级管6发光,发光二级管6发出的光向外侧,通过反射柔光罩7漫反射回来,从刃口2与被检测平面之间的缝隙通过。
电路板3、电源4、发光二级管6的选型匹配,是已经很成熟的结构,在此就不再详述。
观测者即可从另一侧观测通过缝隙的光线的均匀程度,从而判断出被检测平面的平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宜宾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未经四川省宜宾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5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