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车身沥水装置的辊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4367.4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1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武松;陈存;顾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2 | 分类号: | B65G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沥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车身沥水装置的辊床。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制造过程中,车身电泳处理后,先需要进行喷淋处理,喷淋后车身表面淋水较多,然后车身通过辊床送入烤房内烘烤、去水,但是由于车身喷淋后,很多水残留在车身内、外表面以及各种工艺孔内,由于目前普通的辊床上没有车身沥水装置,因此在进入烤房烘烤前车身就没有经过沥水处理,烘烤后会产生很多水渍、水印等,需要后续处理才能清除这些水印,增加了工作量。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143472U,授权公告日2013年8月21日,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汽车白胚的输送辊床,包括框架、传输带、设在框架中的多个辊子装配以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同步带、电机带轮,辊子装配包括设置在框架的滚轴、设在滚轴上、下端的同步滚轮以及连接同步滚轮上的第一同步传输带、第二同步传输带。该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且制作成本低,易加工,使用灵活,环境适应能力强。其不足之处是该种辊床上没有车身沥水装置,用于转移电泳后的车身时,车身通过辊床进入烤房烘烤,车身烘烤后表面存在较多的水印,需要后续处理,增加了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车身电泳喷淋后经过辊床时,辊床无法对车身沥水,从而导致车身烘烤后残留很多水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过车身进行有效的沥水,防止车身烘烤后产生水印的带车身沥水装置的辊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车身沥水装置的辊床,包括辊床本体,辊床本体上设有可压着辊床本体移动的滑撬,车身定位安装在滑撬上,所述的辊床本体的内侧位于滑撬的两端安装有接近传感器,所述的辊床本体底部位于滑撬的一端设有竖直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轴端朝上且在轴端设有支撑板,所述的辊床本体底部位于滑撬的另一端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与辊床本体之间转动连接,挡板的上端延伸形成挡边,挡板的下端固定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套设有滑套,辊床本体底部固定有推拉气缸,所述的推拉气缸的轴端与滑套之间转动连接,辊床本体底部还设有PLC控制器,所述的接近传感器、升降气缸、推拉气缸都与PLC控制器连接。
车身经过电泳喷淋后,转移到滑撬上,滑撬在辊床上移动,辊床上前后两个接近传感器都检测到滑撬时,PLC控制器控制推拉气缸动作,推拉气缸轴伸出,推动转动杆带动挡板转动,挡板外端的挡边上升挡住滑撬前端,然后PLC控制器控制升降气缸上升,支撑板把滑撬后端顶起来,从而使得滑撬倾斜、车身也倾斜,保持若干分钟便于沥水,然后升降气缸下降,拉伸气缸拉动转动杆复位,挡板上的挡边与滑撬脱离,滑撬继续运动,把沥水后的车身送入烤房内烘烤,由于经过沥水处理,烘烤后的车身上无水印,车身表面质量好,无需后续处理,降低了人工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气缸的旁边并列设有阻尼气缸,阻尼气缸的轴端朝上且在轴端设有辅助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的下侧设有推板,所述的推板的外端位于辅助支撑板的下侧,阻尼气缸的底部设有阻尼孔。升降气缸上升时,支撑板下侧的推板带动阻尼气缸上的辅助支撑板上升,外界空气从阻尼孔内进入阻尼气缸内,支撑板、辅助支撑板同时对滑撬进行支撑,沥水后,升降气缸下降,由于升降气缸的轴下降速度快,这样会导致滑撬后端与辊床发生碰撞,而阻尼气缸正好能解决该问题,升降气缸迅速下降后,滑撬后端只受到阻尼气缸的支撑,空气从阻尼气缸下端的阻尼孔内逐渐被排出,滑撬后端平稳下降,直到与辊床接触,不会与辊床发生碰撞,使用更加安全、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板、挡板的上侧面设有橡胶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杆的端部设有限位套。限位套能防止滑套从转动杆上脱出。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对车身进行沥水处理,防止车身烘烤后残留水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身沥水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升降气缸与阻尼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辊床本体1 滑撬2 车身3 接近传感器4 升降气缸5 支撑板6 挡板7 挡边8 转动杆9 滑套10 推拉气缸11 阻尼气缸12 辅助支撑板13 推板14 阻尼孔15 限位套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4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脱发的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治疗夏秋季成人腹泻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