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CPU结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2864.0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1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安科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071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pu 结构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CPU结构电路,属于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电流选线及时准确地判定接地回路是快速排除单相接地故障的基础,也是小电流选线的核心功能。但早期的选线装置常发生误选和漏选,效果不能令人满意。“选线准确率偏低”是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
在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历了几次技术更新换代,其选线的准确性也在不断提高,尽管备厂方宣称100%选线正确率,但工程实际中均存在误判率较高的问题,使许多用户有一种不用麻烦,用了也麻烦的感觉,故现场好多情况都是选检设备闲置退出而采用手动拉闸试验的原始方法查找接地。
统计资料表明,在电力系统中,线路接地故障占总故障的70%以上,因而在我国电力系统中,6kV~10kV系统为了减少短路故障,减少停电,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系统所接回路较多、较长,尤其是电缆较多时,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较大,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会引起弧光过电压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
早期的选线装置常发生误选和漏选,“选线准确率偏低”是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CPU结构电路。
供电运行规程规定: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30A时,应装设消弧线 圈进行补偿,使故障点仅流过补偿后的零序电流,从而变成了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此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点仅流过系统对地电容电流或补偿后的电容电感电流,因而故障电流较小,不必立即切除故障回路。而采用微机式接地检测装置或带接地检测功能的微机式线路保护选出接地线路,发出信号,由运行人员采取措施(如转移负荷)后再切除故障回路,可保障正常回路供电的连续性。
一种多CPU结构电路,其结构连接关系为:CPU采集的零序电流信号线路连接主CPU,主CPU连接端子排,主CPU连接通讯电路,通讯电路的结构为:集成块U47的RO端连接第一电阻R1,集成块U47的RE端和DE端连接第二电阻R2,集成块U47的DI端连接第三电阻R3,第一电阻R1的RXD0端与主CPU的RXD0端口连接,第二电阻R2的RTS0端与主CPU的RTS0端口连接,第三电阻R3的TXD0端与主CPU的TXD0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多CPU结构可以快速准确判定接地回路。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CPU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通讯电路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多CPU结构电路,其结构连接关系为:CPU采集的零序电流信号线路连接主CPU,主CPU连接端子排,主CPU连接通讯电路,通讯电路的结构为:集成块U47的RO端连接第一电阻R1,集成块U47的RE端和DE端连接第二电阻R2,集成块U47的DI端连接第三电阻R3,第一电阻R1的RXD0端与主CPU的RXD0端口连接,第二电阻R2的RTS0端与主CPU的RTS0端口连接,第三电阻R3的TXD0端与主CPU的TXD0端口连接。
一种多CPU结构电路,其结构连接关系为:图1是主CPU,所有其他CPU采集的零序电流信号上送至主CPU,并接收外部母线零序电压信号,通过各种算法后,准确选线,还可以输出报警信号,图2是所有其他CPU的连接端子排,所有采集信号的CPU通过此端子排连接至主CPU,图3是通讯电路,通过图上连接至主CPU,可以和监控后台远传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安科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市安科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2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反极检测装置
- 下一篇:瓦斯继电器现场校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