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装外卖盒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2740.2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凯 |
主分类号: | B65D8/04 | 分类号: | B65D8/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38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外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装外卖盒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外卖可以让人们不用出门也能吃上自己喜欢的东西。特别是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们往往不愿走出寝室楼,而喜欢吃学校外面的各种外卖,目前,外卖员在送外卖时一般将圆形的外卖盒统一放在塑料袋里,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外卖盒里装有汤汁类的食品时,在运送外卖的过程中容易洒出;当外卖盒的数量较多时,塑料袋携带不方便,且塑料袋的承重较轻,可能导致塑料袋破裂;另外,由于外卖盒本身较脆弱,当外卖盒一起堆放在塑料袋里时,外卖盒可能因为相互挤压而导致外卖盒变形,从而导致食品从外卖盒内掉出,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携带数量较多的,承载力较大的,且安装、更换较方便用于装外卖盒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装外卖盒的装置,它包括圆形底盘,底盘上端面中部沿轴向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为圆环结构;底盘上还设有至少八个用于放置外卖盒的储物桶,所述储物桶沿定位柱周向均布,储物桶外周壁沿径向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柱,限位柱的自由端端面上设有螺纹孔,定位柱圆周壁上设有供限位柱插入的限位通孔,储物桶通过螺栓从定位柱内壁旋入限位柱后与定位柱连接,限位柱的长度大于等于限位通孔的深度;定位柱内侧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下端面与底盘固定连接,伸缩杆上端面设有把手。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所述底盘上设有至少八个储物桶,使得可以存放数量较多的外卖盒,同时,外卖盒分别放在各自独立的储物桶内,不会由于相互碰撞而使得外卖盒变形,具有较好的保护能力;定位柱内侧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自由端设有把手,外卖员可以通过伸缩杆将装置提起,伸缩杆下端与底盘固定连接,连接较牢固;整个装置由塑料材质制成,硬度较高,承重力较大;储物桶外壁上设有限位柱,定位柱设有供限位柱插入的限位通孔,限位柱插入限位通孔后,通过螺栓从定位柱内侧旋入限位柱的螺纹孔内,从而将储物桶与定位柱连接,安装比较方便,同时,当单个的储物桶需要更换或清洗时,可以将其单独拆卸下来更换,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与定位柱之间设有可用于放置筷子的空隙,伸缩杆的外径小于定位柱的内径,使得伸缩杆与定位柱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筷子的空隙,不需要将筷子另外携带,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的下端与定位柱之间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三个固定连接杆,固定连接杆一端与伸缩杆外壁焊接,固定连接杆另一端与定位柱内壁焊接,固定连接杆用于连接伸缩杆与定位柱,使得伸缩杆连接较牢固,进而使得装置本身结构稳定、牢固,使得装置的使用寿命较长,且结构较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连接杆的个数为八个。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的高度大于等于储物桶的高度,使得装置本身承重力较大,且结构较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柱的个数为二个,所述与限位柱一一对应的限位通孔的个数为二个,所述二个限位柱均在同一垂直面上,限位柱为二个使得储物桶不容易晃动,与定位柱连接较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底盘对应储物桶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对储物盒限位的限位凸块,储物桶下端设有与限位凸块配合插接限位凹槽,底盘上设有限位凸块,用于配合储物桶下端面的限位凹槽,对储物桶进行限位,防止储物桶在底盘上移动,结构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装外卖盒的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装外卖盒的装置在无储物桶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装外卖盒的装置在无储物桶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装外卖盒的装置的储物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装外卖盒的装置的储物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装外卖盒的装置的储物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装外卖盒的装置的储物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底盘,2-定位柱,3-储物桶,4-伸缩杆,5-把手,6-固定连接杆,7-限位柱,8-限位通孔,9-限位凸块,10-限位凹槽,1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凯,未经张文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2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