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件防干涉装置及包含该防干涉装置的泵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2656.0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5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大为;田相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件 干涉 装置 包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件防干涉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结构件防干涉装置及包含该防干涉装置的泵车。
背景技术
随着泵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碳纤维和铝合金材料以其低密度、高强度的特点逐渐地应用于泵车臂架的制造。然而碳纤维和铝合金材料弹性模量偏低,造成臂体结构在承受外部载荷时变形较大,特别是横向形变量远超出钢材,不可避免地造成臂体结构在相对运动时的间隙过小,或者直接干涉,引发安全问题。若单纯增大结构件间隙,或将损失整机性能,或在某些情况下受制于空间限制根本无法满足。所以,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地处理有干涉趋势的结构件,成为新材料臂架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臂架之间的干涉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会采用在较大钢质臂架结构件40’上焊接弧形钢板20’的方式,当较小臂架结构件50’靠近运动时被弧形钢板20’侧向推挤,从而避免与较大钢质臂架40’结构件直接干涉。对于这种形式的防干涉装置,因臂架变形产生的侧向力作用,臂体与弧形钢板易发生硬性刮擦。特别是对于材质为碳纤维或铝合金的臂体情形,因后者的硬度较钢材要低,刮擦严重时极易造成碳纤维或者铝合金臂体的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件防干涉装置及包含该防干涉装置的泵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件防干涉装置刮擦严重易造成臂架破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结构件防干涉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在第一结构件上;滚动部,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上,并与第二结构件滚动接触。
进一步地,安装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相对平行设置,滚动部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之间。
进一步地,滚动部包括滚动件,多个滚动件沿安装座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滚动件包括:转轴,设置在安装座上,转轴的轴向与安装座的宽度方向一致;套筒,可转动地套装在转轴上。
进一步地,滚动件包括滚轴,滚轴的轴向与安装座的宽度方向一致,滚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滚动件包括:转轴,设置在安装座上,转轴的轴向与安装座的宽度方向一致;滚轮,可转动地套装在转轴上,多个滚轮沿转轴的轴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滚动件所形成的滚动面包括位于安装座的至少一侧的引导斜面段和与至少一侧引导斜面段衔接的连接段。
进一步地,位于引导斜面段上的相邻两个滚动件的结构相同,位于引导斜面段上的相邻两个滚动件与第二结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为:
其中R为第二结构件与滚动件的接触圆弧半径,r为滚动件的滚动半径,L1为引导斜面段上的相邻两个滚动件之间的横向间距,L2为引导斜面段上的相邻两个滚动件之间的纵向间距。
进一步地,位于引导斜面段上的相邻两个滚动件的半径不同,位于引导斜面段上的相邻两个滚动件与第二结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2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