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重抽油杆传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2338.4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5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富;刘国军;李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源市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459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重 抽油杆传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加重抽油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有杆柱塞泵采油系统中,抽油杆是一个上下往复的工作系统,上行时由于液柱负荷、杆柱重量、摩擦力等,抽油杆全部受拉力作用。而下行时,由于受到液流阻力、惯性力、柱塞和泵筒、杆柱与油管之间的摩擦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常常会受到一个阻止柱塞向下运动的力,由于这个力的存在,使得柱塞以上的一段抽油杆受到压应力的作用,而抽油杆在下行过程中存在一个既不受压也不受拉的一点,通常称为中和点。正是由于中和点的存在,导致中和点以下的抽油杆柱受压应力十分明显,容易造成抽油杆的纵向弯曲、磨损和断脱。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油田常用的方法是在柱塞以上某一段采用直径粗、重量大的加重抽油杆,加重抽油杆柱是由若干根加重抽油杆由丝扣连接而成,就是每根加重抽油杆重量是均匀加在抽油杆柱上,使整个杆柱在下行过程中仍处于受压状态,但其仍不能完全解决抽油杆柱受压的问题,中和点的问题任然存在,仅是随加重重量或加重杆的长度的增加,中和点位置逐渐下移。因此,中和点以下的加重杆受力所产生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加重抽油杆传力装置,使其能减少抽油杆的扭曲、磨损、断脱等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重抽油杆传力装置,包括若干顺序相连的传力单元,所述传力单元由传力短接和加重抽油杆连接而成,所述传力短接包括短接本体和传力杆,传力杆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短接本体内,短接本体上端经接头与上一组传力单元相连接;加重抽油杆包括筒体和若干加重块,筒体上端经接头与短接本体相连,筒体下端经接头与下一传力单元相连;加重块叠置安放在筒体内并可上下活动,最上端的加重块上端设有上端杆,上端杆上端抵触在传力杆下端;最下端的加重块上设有下端杆,下端杆下端抵触在下一传力单元的传力杆上端。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每根加重抽油杆通过传力短接连接后,传力杆就会顶起加重抽油杆本体内的加重块,使加重块的力可以互相传递,并一直传递到抽油杆柱的最下端,即抽油泵的柱塞上,加重抽油杆内部的加重块的重力全部作用在柱塞上,中和点处于最低极限位置,使抽油杆始终处于受拉状态。有效改变了加重抽油杆下行的受压状态,解决了常规每根加重抽油杆重量均匀加力的问题,保证了加重抽油杆一直处于受拉状态,避免了抽油杆的扭曲、磨损和断脱。可提高泵效,减少了井下事故的发生,延长了油井生产周期,提高了油田生产效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力杆由上杆体、下杆体和中杆体组成,上杆体、下杆体、上端杆和下端杆等径,中杆体直径大于上杆体直径,短接本体中心设有圆形的腔体,中杆体配合安装在腔体内;接头中心设有容上杆体、下杆体、上端杆和下端杆穿过的中心孔。该结构可保证传力短接上下运动顺畅且有上下限位,便于安装。
此外,加重块可由密度较大的材料制成,例如由铅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力短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重抽油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加重块,101上端杆,102下端杆,2筒体,3接头,4传力杆,401上杆体,402中杆体,403下杆体,5短接本体,6中心孔,7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为一种加重抽油杆传力装置,包括若干顺序相连的传力单元,所述传力单元由传力短接和加重抽油杆连接而成,所述传力短接包括短接本体5和传力杆4,传力杆4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短接本体5内,短接本体5上端经接头3与上一组传力单元相连接;加重抽油杆包括筒体2和若干加重块1,加重块1由铅或其他高密度材料制成;筒体2上端经接头3与短接本体5相连,筒体2下端经接头3与下一传力单元相连;加重块1叠置安放在筒体2内并可上下活动,最上端的加重块1上端设有上端杆101,上端杆101上端抵触在传力杆4下端;最下端的加重块1上设有下端杆102,下端杆102下端抵触在下一传力单元的传力杆4上端;传力杆4由上杆体401、下杆体403和中杆体402组成,上杆体401、下杆体403、上端杆101和下端杆102等径,中杆体402直径大于上杆体401直径,短接本体5中心设有圆形的腔体7,中杆体402配合安装在腔体7内;接头3中心设有容上杆体401、下杆体403、上端杆101和下端杆102穿过的中心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源市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济源市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2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吊装置
- 下一篇:七氟丙烷钢瓶运输旋转吊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