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虾去头的机械手执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2044.1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7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韩翠;王利光;李铎;赵庆龙;张秀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2C29/02 | 分类号: | A22C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1 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灵***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虾 机械手 执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手执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虾去头的机械手执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虾人工养殖的普及,我国对虾的产量不断提高,而且大部分对虾用于出口。每到虾汛期,鲜虾集中捕捞,必须迅速进行去头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储存,否则容易导致虾仁的污染和对虾的变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国内外对虾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去头,但对虾头部的粘液对人手有腐蚀和损伤的作用,而且增大了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低。因此设计一种对虾去头的机械手执行装置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对虾去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对虾去头的机械手执行装置,包括机架、驱动电机、传动机构、机械手,所述机架上设有侧挡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包括一个小齿轮和两个大齿轮,所述小齿轮固定在电机轴上,所述大齿轮安装在机架的侧板上,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Ⅰ啮合,大齿轮Ⅰ与大齿轮Ⅱ啮合,所述的机械手铰接在大齿轮上,所述机械手由连杆和柔性手指组成,所述连杆中部开有滑槽,所述柔性手指末端设有内凹形圆弧,所述的机械手通过滑槽与侧板形成移动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齿轮传动方式,使得结构简单紧凑,去头效率高;机械手采用刚性和柔性串联的方式,刚性部分保证了运动传递的准确性,柔性手指部分的变形缓冲了机械手对虾体的作用力,保证了虾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机械手部分的结构图。
1、电机;2、机架侧板;3、机架;4、机械手;5、小齿轮;6、大齿轮Ⅰ;7、大齿轮Ⅱ;8、连杆;9、柔性手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对虾去头的机械手装置,该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传动机构、机械手(4)部分。将各零件按照图1所示的设计图装配到机架(3)上,调整好机械手(4)相对于生产线的位置。
进行对虾去头工作时,对虾需先经过定向排序装置并保持背部朝下,腹部朝上的同 一姿态由输送带输送到加工处。本装置采用电机(1)输出动力,电机(1)带动小齿轮(5)运动,小齿轮(5)与大齿轮Ⅰ(6)啮合带动大齿轮Ⅰ(6)运动,大齿轮Ⅰ(6)与大齿轮Ⅱ(7)啮合带动大齿轮Ⅱ(7)运动,进而带动铰接在大齿轮Ⅰ(6)、大齿轮Ⅱ(7)上的机械手(4)运动。如图2所示机械手(4)通过与机架侧板(2)的相对滑动,使机械手的柔性手指(9)末端产生弧状的运动轨迹,当机械手(4)运动到最大距离时,机械手柔性手指(9)夹紧对虾的虾头,柔性手指(9)末端设计成内凹形圆弧有利于柔性手指(9)与虾体的接触,机械手(4)返回时,对虾虾头在机械手(4)拉力的作用下完成去头的动作。
本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实践的一个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2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料气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省煤器灰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