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选用旋流高效配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1882.7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9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超;张宁宁;陈建建;孙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5/10 | 分类号: | B01F5/10;B0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选 用旋流 高效 配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选矿用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浮选用的配药装置。
背景技术
浮选是一种常用的选矿方法,可以实现细粒矿物有效分选。在浮选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某些特定的浮选药剂来实现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浮选药剂通常是以特定浓度的溶液加入到浮选作业,因此加药前必须进行配药,选矿厂对配药装置的基本要求是:能够使固体药剂快速溶解、能够实现对浮选加药系统的供药、设备便于操作与维护。选矿厂现有的配药装置均为机械搅拌式,桶体上部有搅拌电机,桶体内部有搅拌叶轮,桶体下部有给浮选加药系统输送药剂溶液的泵,能耗部件多,这样不仅使能量消耗大,还给设备的检修、维护带来困难;另外,桶体上部架有搅拌电机,向桶体内加固体药剂时,不利于天车作业,从而增加人的劳动强度;再者,为了保证搅拌叶轮主轴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及保护桶体底部不会受到过大的剥蚀,一般叶轮底部距离桶体底部具有一定的距离,这使得机械搅拌式配药装置存在一定的搅拌盲区,不利于固体药物的快速溶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选用旋流高效配药装置,该配药装置无机械搅拌部件,依靠药剂溶液自身的旋流作用来使固体药物溶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浮选用旋流高效配药装置,包括盛药桶、泵、出药管、循环管和输送管。其中,盛药桶的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锥台体;盛药桶的底部有一开口连接出药管的一端,出药管的另一端与泵的进料口连接;泵的出料口分两个分支,一个分支与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另一分支与输送管的一端连接,循环管的另一端与盛药桶下部的倒锥相切连通,输送管的另一端给到浮选加药系统;循环管和输送管上各有一阀门;泵的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可通过调节驱动电机的频率来调节泵的流量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泵同时兼有搅拌功能和输运功能,省去机械搅拌部件,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没有机械搅拌部件,只有泵一个能耗部件,电耗大大降低;桶体上部完全开放,无障碍物,利于天车上料,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旋流作用使整个桶体内产生强紊流,消除了搅拌盲区,利于固体药物快速溶解。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盛药桶 2.泵 3.出药管 4.循环管 5.输送管 6.循环阀门 7.输送阀门 8.驱动电机 9.进料口 10.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盛药桶1、泵2、出药管3、循环管4和输送管5,其中,盛药桶1的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锥台体;盛药桶1的底部有一开口连接出药管3的一端,出药管3的另一端与泵2的进料口9连接;泵2的出料口10分两个分支,一个分支与循环管4的一端连接,另一分支与输送管5的一端连接,循环管4的另一端与盛药桶1下部的倒锥相切连通,输送管5的另一端给到浮选加药系统;循环管4上有循环阀门6,输送管5上有输送阀门7;泵2的驱动电机8为变频电机,可根据具体需要调节驱动电机的频率来调节泵的流量大小。
工作过程为:根据浮选对药剂浓度的要求,将固体药剂与水按一定比例加入到盛药桶1内,打开循环阀门6,关闭输送阀门7,开启泵2,此时,药剂与水经泵2、循环管4沿切线方向给入盛药桶1的倒锥部位,药剂与水遇到倒锥器壁后被迫作旋流运动:未溶解的药剂颗粒受到离心力作用,克服水的阻力向器壁运动,并在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沿器壁螺旋向下运动,最终经出药管3进入泵2,经过泵2的剪切与挤压作用后再次进入盛药桶1;而对于内层药液,随着流动断面越来越小,在外层药液的收缩压迫之下不得不改表方向,转而向上运动,形成向上的内旋流,使盛药桶1内部出现强紊流,迫使水与固体药剂颗粒充分混合、碰撞,从而加速药剂颗粒的溶解。待固体药剂完全溶解,关闭循环阀门6,打开输送阀门7,即可实现对浮选加药系统的供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18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