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楼消防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1864.9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4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宁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A62B31/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消防 救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楼消防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是指高度在24米到100米之间的建筑,其中50米以上称为一类高层,100米以上的则称超高层。高层建筑遇火情,楼梯可以救急,逃生时应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有外窗的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设施。
现有的高楼逃生要么只能困守一处等待救援要么处处受限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在逃生的需要,而且功能单一在,只能用于逃生,无法灭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高楼逃生装置,本装置能够很好的适应高楼消防救援,具有反应迅速,操作简单,不受楼房高度限制,逃生效果好、结构简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楼消防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附着在高楼外侧的、沿高楼高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轨道,每个轨道的外端面上设有直齿,与每条直齿配合有一个配合的齿轮,每个齿轮连接有一套动力装置;与动力装置连接并固定有框架;所述的轨道为呈工字结构,框架上设有伸入到工字轨道两侧内凹处的两个夹紧滚轮,每个夹紧滚轮外壁紧贴工字轨道内壁;框架上设有连接的逃生袋以及灭火装置。
与动力装置并联有多个控制电机上升的控制按钮,每一层楼的逃生出口对应设有一个控制按钮;框架上设有一套独立控制按钮。
所述的灭火装置包括水管,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在水管外附着并缠绕有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框体以及轨道,使得框体能够在轨道上进行滑动。
本滑动方式如下,将轨道的外端面设计成为直齿结构,并与直齿配合有齿轮,然后齿轮与动力装置连接,通过动力装置使得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框体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以下方式将框体限位:设有滚轮,滚轮位于工字轨道的内侧,滚轮与齿轮能够很好的将轨道夹持住,从而防止其掉落以及使得直齿以及齿轮配合好,不会出现脱轨的现象。
设有的柔性逃生滑道,被困人员可以在框架上直接从柔性逃生滑道中逃离,这样随着解救接着能够顺利的逃离。 框体上设有灭火系统,可以将轨道上及楼层内的火灭掉,一方面便于框体在轨道上正常的上下运动,另一方面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工字轨道配合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高楼消防救援装置,包括附着在高楼外侧的、沿高楼高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轨道,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并列的轨道1,本实施例的轨道1呈工字结构,图2所示,工字结构的外端设有直齿,与每条直齿配合有一个配合的齿轮2,每个齿轮2连接有一套动力装置,比如电动机以及减速机。
与动力装置连接并固定有框架3;框架3上设有伸入到工字轨道两侧内凹处的两个夹紧滚轮4,每个夹紧滚轮4外壁紧贴工字轨道内壁;框架上设有连接的逃生袋5以及灭火装置。
与动力装置并联有多个控制电机上升的控制按钮,每一层楼的逃生出口对应设有一个控制按钮;框架上设有一套独立控制按钮。
所述的灭火装置包括水管6,水管6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在水管外附着并缠绕有钢丝绳,这样通过钢丝绳能够承载更大的拉力,不至于将水管拉断。(如果楼层太高中间可加装多级水泵 ,以保证顶部灭火装置的正常使用)
使用时,可以将本装置固定在高楼外侧,轨道可以在楼体施工时直接固定在楼体上,也可以在现有的高楼外侧安装;在处于防备状态时,可以将本装置置于底层,与框架连接的柔性逃生滑道可分段拆装组合,每段长度与楼层高度相当并有楼层标示。
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在对应楼层的逃生出口按下控制按钮,然后待框架上升到对应楼层,被困人员可通过柔性逃生滑道迅速撤离着火楼层,而救援人员可使用灭火装置对火灾现场进行扑救。如果轨道附着处着火或温度过高,可以用灭火装置进行灭火或降温。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宁,未经张晓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18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