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弹簧支座的管道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21672.8 | 申请日: | 2014-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4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杜翔;管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205 | 分类号: | F16L3/205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陆海天 |
| 地址: | 211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弹簧 支座 管道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多个弹簧支座并联使用的管道支架,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弹簧支座的管道支架。
背景技术
工程设计单位在对热力管道进行柔性设计时,经常使用弹簧支座来增加管道系统的柔性,如果管道支承点的作用力较大,通常是使用2个或2个以上弹簧支座并联的方式来解决,一般情况下,要求并联的各个弹簧受力和热态位移相同。此时,如果弹簧支座只是简单地并联,就容易出现各个弹簧受力不均的现象,从而无法满足管道柔性设计的要求,严重时可导致热力管道产生应力问题,管道和与管道相连的设备管口发生破坏,介质泄漏等事故情况,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弹簧支座的管道支架,可以有效解决2个或2个以上并联的弹簧支座受力不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弹簧支座的管道支架,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设有2个及以上的并联弹簧支座,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四角上各设有一根立柱,所述顶板的四角各设有一个圆孔,每个圆孔的下部焊装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活动套接在所述立柱上,且其下端与底板上表面之间具有调节限位管移动的弹性距离I;所述立柱上穿所述圆孔,且其上端与顶板上表面之间具有调节立柱移动的弹性距离II。
所述底板和顶板分别紧贴弹簧支座的底面和顶面。
所述立柱和限位管均为圆形钢管,且限位管直径比立柱直径略大。
所述圆孔直径比所述立柱直径略大。
所述弹性距离I为弹簧支座热态垂直向下位移加上一定富裕量。
所述弹性距离II为弹簧支座热态垂直向上位移加上一定富裕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2个或2个以上弹簧支座并联使用时,可避免弹簧支座受力不均的现象,以满足管道柔性设计的要求。同时,还可保证各个并联弹簧支座受力均匀且热态位移相等,避免因弹簧支座受力不均产生管道应力问题导致化工生产装置中的热力管道及与热力管道相连的设备管口发生破坏,使管道内介质泄露等事故情况而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问题,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其中:1-弹簧支座;2-底板;3-顶板;4-立柱;5-限位管;6-圆孔;H1-弹性距离I;H2-弹性距离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弹簧支座的管道支架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底板2和顶板3。在底板2和顶板3之间设有2个并联的弹簧支座1,且底板2和顶板3分别紧贴弹簧支座1的底面和顶面。所述底板2和顶板3均由钢板制成,其大小可由并联弹簧支座的数量、每个弹簧支座尺寸及并联弹簧支座的布置间距来确定,其厚度可由弹簧支座的总荷载来选取。所述顶板3的四个角上各设有1个直径为21mm的圆孔6,并在每个圆孔的下部焊装有限位管5。所述限位管5为圆形钢管,其外径为25mm,其壁厚为2mm。所述底板2的四角上与所述限位管5对应的位置,各焊装一根立柱4。每个立柱4为圆形钢管,其外径为18mm,其壁厚为2mm,使所述限位管5可以活动的套接在所述立柱4上。同时,所述限位管5下端与底板2上表面之间具有调节限位管5向下移动的弹性距离I H1。该弹性距离I H1为弹簧支座1热态垂直向下位移加上一定富裕量,较佳的,该弹性距离I H1为弹簧支座1热态垂直向下位移的1.1倍。所述立柱4上穿所述圆孔6,且其上端与顶板3上表面之间具有调节限位管5向上移动的弹性距离II H2,该弹性距离II H2为弹簧支座1热态垂直向上位移加上一定富裕量,较佳的,该弹性距离II H2为弹簧支座1热态垂直向上位移的1.1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1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