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修用地面保护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0978.1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1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广鸿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0 | 分类号: | E04G2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李琴 |
地址: |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修 用地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修用地面保护板。
背景技术
在进行室内装修的时候,油漆等涂料洒落到地板上后清洗极为麻烦,而且装修时很容易由于硬物跌落到地面使得地板刮花或者碰坏,影响美观。而为了防止油漆洒落到地板上或者硬物刮花碰坏地板,在装修时,装修工人往往是在新装好的地板上铺一层纸板。但是,铺纸板时可能会使得工人容易打滑,并且纸板随着工人行走时可能会移动,使得地板暴露出来,暴露出来的地板可能会被油漆弄脏或者硬物刮伤碰坏,影响装修质量。并且,铺设纸板之后,由于无法通风,而纸板本身的吸水性能也是有限的,因此导致地板潮湿;时间长了,很容易滋生细菌、虫类并使得地板发霉等。纸板不能循环多次使用,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装修用地面保护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修用地面保护板,包括一柔性防水层、多个间隔分布并呈阵列地设置于所述柔性防水层的下表面的支撑板、以及设置于每一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并用于将地面上的水导向所述支撑板的单向导湿面料层,所述支撑板包括两个正对的第一侧壁面以及两个正对的第二侧壁面,所述支撑板的开设有多个贯穿两个所述第一侧壁面的第一贯穿孔、多个贯穿两个所述第二侧壁面的第二贯穿孔以及多个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三贯穿孔,每一所述第三贯穿孔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贯穿孔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贯穿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修用地面保护板中,所述柔性防水层与每一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粘接剂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修用地面保护板中,每一所述支撑板均呈长方体板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修用地面保护板中,所述多个第一贯穿孔呈阵列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修用地面保护板中,所述多个第二贯穿孔呈阵列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修用地面保护板中,所述多个第三贯穿孔呈阵列分布。
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修用地面保护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设置了柔性防水层,可以防止硬物掉落刮花地板,油漆等涂料洒落到地上使得地面弄脏;
(2)由于设置了单向导湿面料层和支撑板,并且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以及第三贯穿孔,该单向导湿面料层将地板上的水导向远离地板的一面,并通过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以及第三贯穿孔将水汽散发出去,可以保持地板干燥;
(3)由于支撑板是间隔地设置在柔性防水层上的,因此在存储或运输时,可以将该装修用地面保护板折叠起来,具有便于运输和保存的有益效果;
(4)由于该装修用地面保护板可以多次使用,因此具有更环保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装修用地面保护板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装修用地面保护板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装修用地面保护板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装修用地面保护板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同时参照图2,该装修用地面保护板不用时,可以折叠起来,便于存储和运输。该装修用地面保护板包括一柔性防水层10、多个间隔分布并呈阵列地设置于柔性防水层10的下表面的支撑板20以及设置于每一支撑板20的下表面并用于将地面上的水导向支撑板20的单向导湿面料层30。每一支撑板20与柔性防水层10之间可以通过粘接剂连接,并且在每一支撑板20与柔性防水层10之间通过图钉(未示出)加固。该单向导湿面料层30与支撑板20之间可通过图钉连接或者其它常见连接方式。
柔性防水层10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制成,可以防止油漆、水等液体洒落到刚贴好的地板上。由于柔性防水层10是柔性的,而且多个支撑板20是间隔分别并呈阵列地设置于柔性防水层10的下表面,因此,当该装修用地面保护板不用时,可以将该装修用地面保护板沿着支撑板20之间的间隔折叠起来,便于存储和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广鸿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广鸿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09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攀爬登高工作器
- 下一篇:基于回环体系的空间异形格构式组合斜拉钢结构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