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9035.7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6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百沃精工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8 | 分类号: | F16C19/18;F16C33/6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2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轴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多数的轴承都包含轴承内环和外环之间的滚珠,为了给轴承润滑一般轴承内环上都设置有注油孔,在轴承润滑油不足时要对轴承进行注油,而从轴承内环的注油孔进行注油不方便,而轴承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热,而轴承在高速运转时需要更加多的润滑油来减少摩擦而使得轴承磨损更少,而现有的轴承无论低速还是高速润滑油量都不变,无法实时的添减润滑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实时的添加和减少润滑油的汽车轴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汽车轴承,包括轴承外环和轴承内环,所述轴承外环和所述轴承内环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轴承内环外圈上设置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为一环形腔体,所述储油腔外圈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轴承外环的直径,所述储油腔面向滚珠侧设置有出油孔,所述储油腔外圈上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储油腔内设置有用于吸附润滑油的海绵。这种轴承在转动时轴承内环带动储油腔转动,当储油腔转动速度加快时,由于向心力作用,海绵逐渐压缩,将海绵内部吸附的润滑油挤出并从出油孔流出到滚珠上,从而使得在轴承转动快速时轴承内的润滑效果更好,并且当转速减慢时,海绵会回复到原来的形状从而吸取轴承外环和轴承内环内的润滑油,使得轴承润滑油量与轴承的转速达到动态平衡。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轴承内环外侧设置有两个轴承外环,所述两个轴承外环与所述轴承内环之间均设置有滚珠,所述储油腔设置于两个所述轴承外环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储油腔中间设置有将所述储油腔均分的挡环。将储油腔均分使得对润滑油在两圈滚珠上的分配较为均匀。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储油腔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环形延伸圈。设置环形延伸圈使得当润滑油从出油孔挤出时起到引到作用,从而使得润滑油能够更快的流入到滚珠上,同时环形延伸圈起到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这种轴承在转动时轴承内环带动储油腔转动,当储油腔转动速度加快时,由于向心力作用,海绵逐渐压缩,将海绵内部吸附的润滑油挤出并从出油孔流出到滚珠上,从而使得在轴承转动快速时轴承内的润滑效果更好,并且当转速减慢时,海绵会回复到原来的形状从而吸取轴承外环和轴承内环内的润滑油,使得轴承润滑油量与轴承的转速达到动态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结构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汽车轴承,包括轴承内环1和轴承外环2,所述轴承内环1外侧设置有两个轴承外环2,所述两个轴承外环2与所述轴承内环1之间均设置有滚珠3,所述轴承内环1外圈上设置有储油腔4,所述储油腔4为一环形腔体,所述储油腔4位于两个所述轴承外环2之间,所述储油腔4外圈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轴承外环2的直径,所述储油腔4面向滚珠3侧设置有出油孔41,所述储油腔4外圈上设置有注油孔42,所述注油孔42上设置有单向阀43,所述储油腔4内设置有用于吸附润滑油的海绵44。这种轴承在转动时轴承内环1带动储油腔4转动,当储油腔4转动速度加快时,由于向心力作用,海绵44逐渐压缩,将海绵44内部吸附的润滑油挤出并从出油孔41流出到滚珠3上,从而使得在轴承转动快速时轴承内的润滑效果更好,并且当转速减慢时,海绵44会回复到原来的形状从而吸取轴承外环2和轴承内环1内的润滑油,使得轴承润滑油量与轴承的转速达到动态平衡。
所述储油腔4中间设置有将所述储油腔4均分的挡环45。将储油腔4均分使得对润滑油在两圈滚珠3上的分配较为均匀。
所述储油腔4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环形延伸圈46。设置环形延伸圈46使得当润滑油从出油孔41挤出时起到引到作用,从而使得润滑油能够更快的流入到滚珠3上,同时环形延伸圈46起到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百沃精工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百沃精工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90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