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位测量STM图像和氯离子浓度分布的复合微探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18715.7 | 申请日: | 2014-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5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昌健;林理文;温力熊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乐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Q60/16 | 分类号: | G01Q60/1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开林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火炬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测量 stm 图像 氯离子 浓度 分布 复合 探针 | ||
1.一种原位测量STM图像和氯离子浓度分布的复合微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探针由一Pt微电极和一Ag微电极平行设置于双管玻璃管中形成双电极构成,所述双管玻璃管的末端管道经拉制均包封一段Pt微电极和Ag微电极,所述双管玻璃管尖端打磨有成30至60度的锥面,所述Pt微电极和Ag微电极尖端端面均暴露于锥面上且Ag微电极位于Pt微电极上方,所述Ag微电极尖端端面经氯化形成Ag/AgCl端面,所述Pt微电极的尖端直径为2至5μm,所述Ag微电极的尖端直径为10至2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Pt微电极和Ag微电极平行间距为30至6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Pt微电极和Ag微电极尖端的高度距离为20至4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探针尖端采用环氧树脂包封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探针尖端包封两微电极段采用不锈钢套管作为护套保护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Pt微电极和Ag微电极通过导电银胶连接导线至测量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乐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乐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87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