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注塑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17862.2 | 申请日: | 2014-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4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周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光明塑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03 | 分类号: | B29C45/03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注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立式注塑机。
背景技术
立式注塑机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达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
目前,市场上的立式注塑机中的圆盘组合机构,其转盘与承压托盘的相对运动,不能很好地承受锁模力,若是增加过多的支撑结构,则会增加转盘与承压托盘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润滑性能,从而妨碍转盘的正常转动,在工作中还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注塑机,使圆盘组合机构不仅能够很好地承受锁模力,而且,摩擦力小,转动灵活、迅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注塑机,包括机架、注射系统、圆盘组合机构、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以及模缸组合,所述圆盘组合机构包括转盘、承压托盘以及圆盘电机,所述转盘与承压托盘之间设有托脚,所述承压托盘与转盘之间设有用于支撑转盘的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承重受力层,所述承重受力层与转盘之间设有由聚四氟乙烯材料构成的减摩耐磨层,所述减摩耐磨层连接于转盘并抵触连接所述承重受力层;
所述承重受力层与减摩耐磨层之间设有润滑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承重受力层以及由聚四氟乙烯材料构成的减摩耐磨层,能够利用聚四氟乙烯耐磨、滑动性高的特点,在减摩耐磨层与承重受力层做相对运动的时候,使所述圆盘组合机构不仅能够很好地承受锁模力,而且,摩擦力小,转动灵活、迅速,增设润滑结构,进一步提高所述支撑结构的润滑性和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摩耐磨层相对承重受力层的一面设有若干条状下凸块,所述减摩耐磨层之间设有与所述下凸块镶嵌、并呈条状结构的上凸块;
所述润滑结构包括穿设于各上凸块与下凸块的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垂直于各下凸块与上凸块设置,所述注油孔的一端设有密封件,注油孔的另一端连接有注油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上、下凸块能够加强所述减摩耐磨层与承重受力层之间配合的稳定性,此外,设置穿设于各上凸块与下凸块的注油孔,然后利用注油器忘注油孔内注入润滑油,从而使润滑油通过上、下凸块之间的间隙,到达减摩耐磨层与承重受力层之间,增强减摩耐磨层、承重受力以及两个凸块之间做相对运动时的润滑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凸块的侧面与下凸块的侧面均设有若干条形纹路,所述各条形纹路均延伸至所述注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上凸块的侧面与下凸块的侧面均设置若干条形纹路,能够利用纹路贮存润滑油,使所述减摩耐磨层与承重受力层,特别是各上凸块与下凸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更加迅速、流畅,灵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重受力层由锌基合金材料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锌基合金材料构成的承重受力层具有高强韧性、更低的比重,更重要的是,锌基合金对润滑油的亲和力较强,自润滑性更好,因此,在注油孔内注入润滑油后,同时具有优异的减摩耐磨特性,进一步提高所述支撑结构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式注塑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式注塑机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凸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凸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注射系统;3、圆盘组合机构;31、转盘;32、承压托盘;33、圆盘电机;34、托脚;4、液压传动系统;5、模缸组合;6、支撑结构;61、减摩耐磨层;7、承重受力层;71、上凸块;72、下凸块;73、注油器;74、纹路;75、注油孔;76、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立式注塑机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立式注塑机,包括机架1、注射系统2、圆盘组合机构3、液压传动系统4、电气控制系统以及模缸组合5,所述圆盘组合机构3包括转盘31、承压托盘32以及圆盘电机33,所述转盘31与承压托盘32之间设有托脚34,所述承压托盘32与转盘31之间设有用于支撑转盘31的支撑结构6;
所述支撑结构6包括承重受力层7,所述承重受力层7与转盘31之间设有由聚四氟乙烯材料构成的减摩耐磨层61,所述减摩耐磨层61连接于转盘31并抵触连接所述承重受力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光明塑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光明塑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7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常压背注注塑面料装配孔结构
- 下一篇:一种立式模具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