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印加工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7009.0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6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金建华;丁勇杰;张全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远川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19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印 加工 装置 液压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钢印加工装置,尤其涉及钢印加工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生产中,有大量的连接板需打钢印编号,钢印编号作业量非常庞大,手工敲打效率低、质量不稳、易发生锤击工伤事故,钢印抢作业效率较高但购置及使用、维修成本高,作业冲击大、噪音大。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683273Y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材液压成形的液压控制装置,其包含油箱、过滤器、液压泵、电动机、变频器、溢流阀、压力表、电磁换向阀、单向阀,其中,液压泵的进进油口通过管道及过滤器与油箱相连通,液压泵的出油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溢流阀、压力表连接及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通过管道及单向阀与金属板材液压成形模具装置的进油口K连接,驱动液压泵运动的电动机连接有可调节其速度的变频器。本装置解决了板材加工成型的问题,但其没有解决钢印加工装置的液压控制问题。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755950U还公开了一种编码钢印滚压加工装置,其包括机架、安装在该机架上的移动滑台;设置在该机架上的液压装置,设置在该移动滑台上的支承辅具,用于对该滚码工件的支承、定位并实现在工件滚码过程中使工件转动,安装在该机架上的电器控制装置,安装在该机架上并与压力缸连接可在机架上下运动的字码模具,以及在液压装置的控制下使字码模具上下运动并提供滚码所需压力的压力缸。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圆形工件表面加工生产单位代码、产品型号、技术参数、检测信息、工件顺序编码等永久性钢印标记,但其没有解决钢印冲压行程的限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着无法使用钢印加压装置对钢材进行打标记或采用的 钢印加工装置噪音大,效率低,危险程度高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液压控制装置的钢印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印加工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液压泵,与液压泵相连的精密滤油器,与精密滤油器相连的单向阀,与单向阀相连的电磁溢流阀、与电磁溢流阀相连的电磁换向阀,与电磁换向阀连通的第一顺序阀和第二顺序阀,所述第一顺序阀的一端与活塞油缸相通,所述第二顺序阀通过单向调速阀与活塞油缸相通,通过单向调速阀来调节第一顺序阀进入活塞油缸的流量,控制活塞油缸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液压泵与油箱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液压泵还与电机相连,通过电机带动液压泵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精密滤油器与单向阀之间还设有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单向阀为正向导通,反向关闭,所述单向阀的导通压力差大于12Mpa。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是,当油缸活塞下行时,所述电磁溢流阀处于得电导通状态,当油缸活塞回程时,所述电磁溢流阀处得电导通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是,当油缸活塞处于下行状态时,所述单向阀的正向处于得电导通状态,所述单向阀的逆向处于失电关闭状态,当油缸活塞处于回程状态时,所述单向阀的反向处于得电导通状态,所述单向阀的正向处于失电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是,当油缸活塞处于下行状态时,所述第一顺序阀和第二顺序阀处于导通状态;当油缸活塞处于回程状态时,所述第一顺序阀和第二顺序阀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电磁溢阀、电磁换向阀、第一顺序阀、第二顺序阀、单向调速阀均安装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安全,稳定,可靠的钢印加工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
1-油箱;2-滤油器;3-液压泵;4-电机;5-精密滤油器;6-单向阀;7-底板;8-电磁溢流阀;9-单向调速阀;101-第一单向顺序阀;102-第二单向顺序阀;11-电磁换向阀;12-压力表;13-油缸活塞;A-电磁换向阀A腔;B-电磁换向阀B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远川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远川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7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测回缩量阀块的自动张拉控制系统
- 下一篇:车辆用冷却风扇排风量的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