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太阳能电池板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6788.2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1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燕学博;燕飞;金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8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太阳能 电池板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太阳能电池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日益恶化迫使世界各国加快研制可替代能源方案,太阳能是自然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能源,而且环保、无污染。目前有很多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但每天太阳光的照射时间超过12小时,而且总是在不断地转动当中,如何才能将这一时间段的太阳能充分利用?目前利用光辐射直接转变为电能的发电设备可参见中国专利文献于2008.10.01公开的专利号为200720003914.9的“全自动跟踪太阳能接收器”。该装置提供一种可克服太阳能板不能跟随太阳方向转动的缺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容易的全自动跟踪太阳能接收器。其由一电池依序串接的三极管、万年历计时器和蜗杆蜗轮变速电机组成,连接杆连接太阳能板及蜗杆蜗轮变速电机;该电池还依序串接有另一三极管、万年历计时器、蜗杆蜗轮变速电机,一曲轴连接蜗杆蜗轮变速电机及一牵引移动板,一活动架固定连接连接杆及牵引移动板,所述的牵引移动板与固定于外箱底面的底板连接有双轴承。还要参阅中国专利文献于2008.04.30公开的专利号为200720003903.0的“太阳能实时接收装置”。该装置提供一种可克服太阳能板不能跟随太阳方向转动的缺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容易的太阳能实时接收装置。其包括太阳能板、蜗杆蜗轮传动机构及电池,蜗杆蜗轮传动机构带动太阳能板转动,电池与蜗杆蜗轮传动机构间设有万年历计时器及三极管。工作时,太阳能板首先置于向东边30°~45°的位置,三极管通过万年历计时器每30分钟启动一次蜗杆蜗轮传动机构,在蜗杆蜗轮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太阳能板跟随太阳移动方向由东向西转动5°,每30分钟转动5°,直至太阳落山,共转动90°,完成一天的太阳能收集工作,并于凌晨4点,太阳能板自行复位至起始角度(东边30°~45°)。
然而,所公开的这些太阳能接收器实际上并不是实时监测太阳的角度,然后矫正位置的,它们是根据内置的万年历计时器进行有一定间隔规律地进行转动。每个地区的太阳斜度在各个时段、各个季节都各不相同,上述的这种太阳能接收器根本无法应对每一地区的具体情况。这导致上述类型的太阳能接收器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跟随太阳转动、实时监测太阳位置,然后对太阳能板的方向进行矫正的能随日自调整角度、不需要通过预设计时器和经纬度信息就可以高效灵活地跟踪太阳直射角度的智能太阳能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太阳能电池板控制装置,包括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连接有蓄电池以及传动装置,其中:太阳能板控制装置还包括有投影板、固定在投影板上并与投影板垂直设置的投影柱以及数个设置在投影板上的光感应器,光感应器以投影柱为中心等弧度环绕设置在投影柱周边,且光感应器与投影柱之间设有间隙,光感应器连接有用于接收各光感应器感光信号的接收器,接收器连接有中控装置,中控装置连接传动装置;蓄电池分别与气压缸、接收器以及中控装置连接,且蓄电池为气压缸、接收器以及中控装置提供电能。
优选方案为:
上述的传动装置包括有至少三个气压缸,每个气压缸的活塞杆a均与太阳能板的下部连接,投影板即太阳能板。
上述的传动装置包括有三个气压缸,且三个气压缸呈三角形布设。
上述的传动装置包括有四个气压缸,且四个气压缸呈四边形布设。
上述的太阳能板上设置有数圈以投影柱为中心的、用于放置光感应器的感应槽,各个感应槽与投影柱的距离各不相同。
上述的光感应器的数量为八个,且相邻的光感应器之间贴合配合,该八个光感应器共同组成了一个以投影柱为中心的环形光感应器组。
上述的中控装置为单片机。
一种智能太阳能电池板控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投影柱安装在太阳能板的集光面,预设启动阀值角度,根据启动阀值角度选择相应的感应槽,并将光感应器布设于该感应槽中;
二、投影柱与太阳光之间的夹角达到启动阀值角度时,投影柱的投影投射到对应的光感应器上,使该光感应器上感应到的阳光少于其他各个光感应器;
三、每个光感应器将感应到的光感信号发送到接收器,接收器将光感信号发送到中控装置,中控装置通过计算某个光感应器前后光感信号强度的变化以及对比每个光感应器之间的光感信号强度比例得出太阳光直射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67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号放大及功率放大电路
- 下一篇:一种安装有光伏电缆的新型支架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