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脚蹬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16583.4 | 申请日: | 2014-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2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协夫;邹建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宏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潘育敏 |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九龙坡区含***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脚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脚蹬。
背景技术
摩托车脚蹬是摩托车上的一个重要配件,要求脚蹬具有一定的可折叠功能,在脚蹬处于闭合状态时,便于驻车及减小驻车空间,驾乘人员离车方便,避免因绊脚引发人身安全事故;当脚蹬处于开启状态时,便于驾乘人员踏脚,避免车轮高速行驶时驾乘人员的脚不慎滑落,从而保证驾乘人员的行车安全。现有的脚蹬主要由脚蹬座和脚蹬主体构成,脚蹬座和脚蹬主体通过销轴连接,脚蹬座安装在摩托车车身上,脚蹬主体可以围绕销轴转动,通过人工协助从而实现折叠和展开功能。然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脚蹬主体和脚蹬座的连接处容易出现磨损间隙,导致脚蹬主体出现自动展开或者自动闭合的情况,影响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摩托车脚蹬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补偿间隙的摩托车脚蹬,防止因磨损后脚蹬主体出现自动展开或者闭合的情况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摩托车脚蹬,包括脚蹬主体和脚蹬座,脚蹬主体和脚蹬座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在脚蹬主体和脚蹬座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两个限位孔,脚蹬座内设有一组压簧和钢球,压簧将钢球压入限位孔,保持脚蹬主体和脚蹬座的紧密接触;所述的限位板上开有两个弧形槽,弧形槽之间的部位向上或向下翘起,从而形成具有弹性变形性能的弧形部。
优选地,所述的脚蹬主体上设有脚蹬胶垫,脚蹬胶垫和脚蹬主体通过盘头螺钉连接固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脚蹬,在脚蹬主体和脚蹬座的连接处设有具有弹性变形性能的限位板,通过该限位板能够在脚蹬主体和脚蹬座连接处出现间隙时,自动补偿该间隙,防止因间隙的出现,导致的脚蹬主体自动展开和闭合的情况出现,进一步增加了该摩托车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脚蹬展开状态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板主视图。
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脚蹬闭合状态主视图。
图中标记:1-脚蹬主体,2-脚蹬座,3-销轴,4-脚蹬胶垫,5-限位板,51、51’-弧形槽,52-弧形部,53-限位孔,61-压簧,62-钢球,7-盘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脚蹬,包括脚蹬主体1和脚蹬座2,脚蹬主体1为脚踏部件,脚蹬座2作为和摩托车车身的连接件。脚蹬主体1和脚蹬座2之间通过销轴3连接,在脚蹬主体1和脚蹬座2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板5,限位板5上设有两个限位孔53,脚蹬座2内设有一组压簧61和钢球62,压簧61将钢球62压入其中一个限位孔53,保持脚蹬主体1和脚蹬座2的紧密接触。脚蹬主体1上设有脚蹬胶垫4,脚蹬胶垫4和脚蹬主体1通过盘头螺钉7连接固定。
图1为摩托车脚蹬展开状态主视图,此时,压簧61和钢球62刚好位于下方限位孔53位置,由于压簧61的压力,使得钢球62压紧限位孔53,进而压紧限位板5。图6为摩托车脚蹬闭合状态主视图,通过将脚蹬主体1旋转向下,此时压簧61和钢球62转移到上方限位孔53。通过在压簧61和钢球62在展开状态和闭合状态时,分别压紧不同的限位孔53,从而保持脚蹬主体1在展开状态和闭合状态时的定位。
为了能使脚蹬主体1和脚蹬座2的连接处在长时间使用后不出现间隙,在限位板5上开有两个弧形槽51、51’,弧形槽51、51’之间的部位向上或向下翘起,从而形成具有弹性变形性能的弧形部52。当脚蹬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限位板5上的弧形部52来实现自动补偿脚蹬主体1和脚蹬座2连接处出现的间隙,避免由于间隙的出现,所导致的脚蹬主体1在展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的定位效果不好,从而出现的松动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宏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宏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65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架空输电线路巡线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隔离开关触头带电维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