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ESD保护的生物识别感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16044.0 | 申请日: | 2014-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4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程泰毅;赵祥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H01L2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esd 保护 生物 识别 感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ESD保护的生物识别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ESD保护向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特别是进入深亚微米工艺后,随着相关尺寸的减小,各种器件和电路的ESD防护能力快速下降,因此ESD保护的电路的设计就处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目前对于一般的IC设计,ESD保护一般在PAD(电路引脚)上进行处理。因为整个芯片除了PAD外,其他部分都有塑封体进行封装,这就使IC内部的电路与外部的空间进行了有效的ESD隔离。但是对于生物识别的IC而言,整个感应阵列是直接与外部空间接触、暴露在外面,也是和待识别的生物体有直接接触的(如手,衣服等),此时就没有封装的隔离,接触到的外部静电电流较多,增加了电路中泄放静电电流的压力。另外,感应阵列的面积较大,使得感应阵列中的静电电流不能很快地泄放出去,容易造成对工作电路的破坏、损坏电路中的元器件等。因此,需要制作出电流的泄放路径,如多层次的网状结构等,使其在对器件、电路等带来的损坏作用前,将其均匀地通过各泄放路径快速地泄放到PAD上。
有鉴于此,需要对识别感应装置进行完整的ESD保护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ESD保护的生物识别感应装置,通过对整体ESD进行分级保护,逐级来减弱ESD对整个生物识别感应识别装置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ESD保护的生物识别感应装置,包括:
感应单元阵列,所述感应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感应单元;
第一ESD保护单元,设置于所述感应单元内;
第二ESD保护单元,形成于相邻所述感应单元之间;以及
第三ESD保护单元,设置于多个所述感应单元阵列外围;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ESD保护单元被配合设置为由所述第一ESD保护单元将所述感应单元内的静电电流流向所述第二ESD保护单元,所述第二ESD保护单元的静电电流流向所述第三ESD保护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ESD保护单元的抗ESD能力强于所述第一ESD保护单元,所述第三ESD保护单元的抗ESD能力强于所述第二ESD保护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单元由多个感应单元块组成,所述感应单元块包括顶层感应区域、金属走线层、N型阱区域、P型阱区域及深处N型阱区域,相邻感应单元块的同一N型阱区域和/或同一P型阱区域被连通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ESD保护单元包括NMOSESD、GGNMOS以及与NMOSESD和GGNMOS关联设置、供驱动所述NMOSESD和所述GGNMOS的驱动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ESD保护单元还包括开关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开关单元可选择地切换控制所述NMOSESD和所述GGNMOS。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单元以矩阵排列,所述驱动单元位于以矩阵排列的所述感应单元的行与列的交汇处,其中,每个所述驱动单元对应行或列的任一侧电性连接有相同数量的所述NMOSESD。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驱动单元四周邻设有与该驱动单元直接相连相同数量的NMOSESD。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二ESD保护单元中,所述GGNMOS的数量多于所述NMOSESD的数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ESD保护单元包括外圈地线以及位于所述外圈地线外围的外圈电源线,所述外圈地线与所述外圈电源线之间连接有MOS电容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ESD保护单元电性连接于I/O的电路引脚上,且所述第三ESD保护单元的静电电流流向所述电路引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感应单元设置有第一ESD保护单元,,避免静电电流流入工作电路,且将感应电流流向位于相邻感应单元行或列之间的第二ESD保护单元,第二ESD保护单元通过驱动单元切换驱动NMOSESD和GGNMOS,以使静电电流流向感应单元所形成阵列外围的第三ESD保护单元,最终将静电电流引向电路引脚泄放,从而实现分级保护,逐级来减弱ESD对整个识别感应装置的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6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轴前端的油压联接件
- 下一篇:计算机键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