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16007.X | 申请日: | 2014-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9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楼小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楼小亚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超声波 探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伤灯,尤其涉及一种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灯。
背景技术
探测金属材料或部件内部的裂纹或缺陷。常用的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等方法。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来,在萤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传统的超声波探伤器结构较大,且不能够进行拆卸,所以放置时占据的空间较大,同时保护措施不够,因此容易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灯,包括铝合金外壳、超声波发生器、手柄和保护镜片,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前端,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方且通过燕尾槽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镜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前端且位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外侧,所述手柄的上端设置有总开关,所述手柄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探伤灯的固定孔,所述外壳的后侧设置有电缆线插口。
本探伤灯有不同长度电缆线,在应用于不同场合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长度的电缆线,将电缆线的输出端插入电缆线插口即可以工作,同时可以选配锂电池供电;保护镜片可以将超声波发生器不被损坏。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前端外侧设置有环形橡胶保护套,所述橡胶保护套上设置有多个镂空散热槽。
橡胶保护套可以在因不慎掉落或撞击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引发的镜片碎裂和内部结构损伤灯;在橡胶保护套上设置镂空槽可以使探伤灯散热性更好。
具体地,所述外壳的前端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和接收超声波反射波的反射波接收板,且所述反射波接收板位于所述保护镜片的后方。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可旋转的固定支架。
在某些场合使用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灯时,可以通过固定支架将仪器吊装固定于某处,同时该支架可180度旋转。
为了有效降低仪器内部温度,使得工作时各元器件更稳定,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灯通过可拆卸的手柄与电缆线,使其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拆卸收放,减少占用的空间,同时外部设置有良好的保护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其被外力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灯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灯的前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灯,包括铝合金外壳1、超声波发生器12、手柄2和保护镜片6,手柄2设置在外壳1的下方且通过燕尾槽与外壳1可拆卸连接,保护镜片6设置在外壳1的前端,且保护镜片6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安装超声波发生器12和接收超声波反射波的反射波接收板11,手柄2的上端设置有总开关7,手柄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探伤灯的固定孔3,外壳1的后侧设置有电缆线插口9,外壳1的前端外侧设置有环形橡胶保护套4,橡胶保护套4上设置有多个镂空散热槽,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可旋转的固定支架5,外壳1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
本实用新型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灯的工作原理如下: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有多种波型,检验中最常用的为纵波、横波、表面波和板波。用纵波可探测金属铸锭、坯料、中厚板、大型锻件和形状比较简单的制件中所存在的夹杂物、裂缝、缩管、白点、分层等缺陷;用横波可探测管材中的周向和轴向裂缝、划伤、焊缝中的气孔、夹渣、裂缝、未焊透等缺陷;用表面波可探测形状简单的铸件上的表面缺陷;用板波可探测薄板中的缺陷。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楼小亚,未经楼小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6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医用负压封闭引流材料传导性的测试系统
- 下一篇:油田注汽锅炉氧量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