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克氏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5341.3 | 申请日: | 2014-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唐久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久阳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克氏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是设计一种用于临床骨科尤其是小儿骨科的一种内固定产品。
背景技术
克氏针在临床使用十分广泛,尤其在小儿骨科,应用更是必须内固定产品。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克氏针的缺点是尾部处理很不方便,目前常常是将尾部剪断,再强力折弯,露在皮肤外或者埋于皮下,当尾部露在皮肤外面时,很容易引起感染,当尾部埋于皮下时,由于尾部的尖角,很容易引起疼痛和皮肤激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以解决临床中克氏针尾部皮肤激惹,进而导致感染、疼痛的问题,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克氏针在体内游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克氏针,其特征是,新型克氏针从2cm到15cm有不同的长度,直径从0.4mm到4mm不同规格,克氏针头部为三棱锥形尖端,体部为圆柱形,尾部为圆柱形或者圆台形,尾部圆柱或圆台的内部有内六角的孔(4),内六角孔的远端有直径小的圆孔(5),圆孔内部有内螺纹(6)。
有益效果:该专利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皮肤激惹引起的疼痛、可以有效避免克氏针尾部外露导致的感染、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 新型克氏针侧面观
图2 新型克氏针尾部观
图3 新型克氏针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表示新型克氏针的头部为锥形,体部是圆柱形,体部可以有不同的直径和长度,尾部为圆台形。图2中,尾部的中央有两个孔,一个是内六角孔(4),内六角孔的直径比尾部圆台的直径小,内六角孔的深部有个圆孔(5),其中圆孔的直径比内六角孔要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久阳,未经唐久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53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分配负载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用于管理蜂窝无线电网络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