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输氧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5002.5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1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兰彬;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兰彬 |
主分类号: | A61M16/10 | 分类号: | A61M16/10;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输氧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是一种新型输氧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病房输氧一般都来自于供氧管道,在一些基层医院仍然有用氧气瓶的,存在的问题是:从输氧管道或者氧气瓶来的氧气需要减压、过滤才能供病人吸氧用,但是在冬季由于温度较低,患者吸氧时感觉很不舒服,甚至导致排斥吸氧,对此,公告号CN203154525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输氧净化器,该净化器虽然解决了以上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使用中仍然存在不足:1、当瓶中的水过少时,需要停止给病人输氧,然后打开盖再加入水,或者当瓶内水中的杂质过多需要更换水时,也得需要停止给病人输氧,然后打开盖,把水倒掉,再加入新水,上述两种操作,都必须断掉给病人输送的氧气才能进行操作,对于那些只能靠氧气呼吸的病人来说这种操作风险很大,不利于病人治疗,同时也给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了难度;2、氧气导入管的出氧口处为平口设计,氧气出来后在水中的气泡较大,导致部分氧气得不到充分净化和加湿,影响了病人的吸氧质量,不利于病人康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输氧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输氧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瓶以及设置在过滤瓶上的氧气导入管,在所述过滤瓶的底部设有排水管,在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在所述过滤瓶的顶端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位于过滤瓶内部的部分呈倒S形状,所述注水管的进口处连接有漏斗,在所述漏斗上设有漏斗盖,在所述氧气导入管的出氧口处连接有与过滤瓶底部平行的氧气分流管,所述氧气分流管的另一端封闭,在所述氧气分流管上设有若干分流孔。
当因瓶内水量过少时,打开漏斗盖,倒入新水至合适位置即可,然后盖上漏斗盖;当需要更换瓶中水时,打开排水阀,把水流进指定容器中后关闭排水阀,然后打开漏斗盖,倒入新水至合适位置后盖上漏斗盖即可,整个操作过程无需断掉给病人输送的氧气;当过滤瓶中的水位减少到警戒水位时,水位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则启动蜂鸣器进行报警,提醒医务人员及时向过滤瓶内注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在进行加水或者换水操作过程中无需断掉给病人输送的氧气,达到了持续供氧的目的,操作非常简便,安全可靠,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操作风险,也有利于患者的治疗;2、注水管位于过滤瓶内部的部分呈倒S形状目的是防止在进行注水操作时瓶中的氧气从注水管中流出,另外,由于S形设计也省去了在注水管上设有的阀门,使得注水操作更加简便,也节约了产品的制造成本;3、设有漏斗盖好处在于具有防尘作用;4、氧气分流孔可以使氧气在水的气泡大大减小,增大了比表面积,扩大了氧气的净化面积,使得氧气得到充分的净化和湿化,提高了吸氧的质量,有利于病人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输氧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瓶4和氧气导入管8,在所述过滤瓶4的底部设有排水管5,在所述排水管5上设有排水阀6,在所述过滤瓶4的顶端连接有注水管3,所述注水管3位于过滤瓶4内部的部分呈倒S形状,目的是防止在进行注水操作时瓶中的氧气从注水管3中流出,另外,由于S形设计也省去了在注水管3上设有的阀门,使得注水操作更加简便,也节约了产品的制造成本,所述注水管3的进口处连接有漏斗2,在所述漏斗2上设有漏斗盖1,好处在于具有防尘作用,在所述氧气导入管8的出氧口处连接有与过滤瓶底部平行的氧气分流管7,所述氧气分流管7的另一端封闭,在所述氧气分流管7上设有若干分流孔9。
当因瓶内水量过少时,打开漏斗盖1,倒入新水至合适位置即可,然后盖上漏斗盖1;当需要更换瓶中水时,打开排水阀6,把水流进指定容器中后关闭排水阀6,然后打开漏斗盖1,倒入新水至合适位置后盖上漏斗盖1即可,整个操作过程无需断掉给病人输送的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兰彬,未经刘兰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5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