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氧离子能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4905.1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7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友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同雄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8;H01T23/00;B01D46/12;B01D53/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离子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负氧离子能量仪。
背景技术
负氧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空气分在在高压或强射线的作用下被电离所产生自由电子,空气中含氮量78%,氧21%,二氧化碳0.03%,空气中各种气体对电子亲和力不同,氮虽然含量最多,但对电子无亲和力,只有氧和二氧化碳对电子游亲和力,但氧含量是二氧化碳含量的700倍,因此空气中生成的绝大多数是负氧离子。负氧离子无色无味,被誉为“空气维生素”,通过人的神经系统及血液循环能对人的机体生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自然界负氧离子产生有三大机制:
A大气受紫外线、宇宙射线、放射物质、雷雨、风暴、土壤和空气放射线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电离而被释放出的电子很快又和空气中的氧气分子结合,而成为负氧离子。
B瀑布冲击,细浪推卷暴雨跌落等自然过程中,水在重力作用下,高速流动,水分子裂解而产生负氧离子。
C森林的数目,叶枝尖端放电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光电效应,使空气电离而产生负氧离子。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造成自然环境的变化,上述产生负氧离子的环境正在遭受破坏。人们为了享受“空气维生素”,除了要恢复营造负氧离子产生的自然环境外,只能通过现代科技装置来制造负氧离子。
为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749697U)公开了一种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源线,电源线上并联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以及负离子发射装置,该第二风机的正上方设有过滤网,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负离子发射装置通过风道连接。该负离子发射装置包括负离子发射架,负离子发射架上固定发射针。该第一风机后部设有水过滤净化加湿空气舱,水过滤净化加湿空气舱包括吸水泵以及水幕墙,第一风机的出风口正对着水幕墙。该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负离子发射装置的进风口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上,风道为弧形。
上述装置使用时,通过吸水泵将水提高呈条状流下形成水幕墙,水幕墙的正对面设置的第一风机直吹水幕墙,将空气中的颗粒杂质物质吹入水中,形成水气混合,因此空气相对加湿净化。然后将加湿空气通过过滤网过滤后,由第二风机将加湿空气经过风道送往负离子发射装置以产生负氧离子。
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
1、产品结构过于复杂,特别是第一风机和水幕墙的形成机构,对于南方空气本来就比较湿润的使用环境,这个功能时重复的和多余的。
2、产品的过滤网只能对加湿空气进行过滤,还不能对空气中其他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其影响了负氧离子产生的效果。
3、产品的第二风机和负氧离子发射装置之间还需要设置弧形风道,这样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增大了装置的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氧离子能量仪,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特点,特别适合于空气湿度比较大的使用环境;而且使用时,除了滤除空气中的杂质以外,还可以滤除其它有害物质(如有害气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负氧离子能量仪,它包括一壳体、一风机、一过滤装置和一负氧离子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的进风口位置处设置风机,该壳体内的出风口位置处设置负氧离子发射装置;该风机和一负氧离子发射装置之间设置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具有三层过滤网复合结构,分别是TVOC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和HEPA过滤网;该一风机和负氧离子发射装置均连接电源。
所述的负氧离子能量仪,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两侧均设置插槽,该TVOC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和HEPA过滤网分别插设在相应插槽中。
所述的负氧离子能量仪,其特征在于:该负氧离子发射装置包括发射架,发射架上固定的发射针。
藉由上述结构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使用于空气相对湿润的使用环境,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一台风机和水幕墙的形成机构,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的风机、过滤装置和负氧离子发射装置在壳体内并列设置,特别是减少了现有技术中风机与负氧离子发射装置之间的弧形风道,有助于减小设备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同雄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同雄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49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位拨号器及通信终端
- 下一篇:一种可弯曲式手机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