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的储油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4878.8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1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安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双流县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14 | 分类号: | H01F27/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浸式 变压器 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防护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的储油柜。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大大提升,对供电设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油浸式变压器作为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保证其正常工作是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的重要保证。现有油浸式变压器通常配备有储油设备作为安全部件,在众多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的储油柜中,外油式金属波纹管式储油设备应用较为广泛,外油式金属波纹管式储油设备是在储油设备内安装一个金属波纹管,油液存储于金属波纹管与储油设备壳体之间构成的空腔内,储油设备设置有呼吸器,通过呼吸器通气来保证金属波纹管内部压力与储油设备外压力相同,其应用时利用金属波纹管伸缩时内部容积所产生的变化来实现对变压器油的体积补偿。现有的外油式金属波纹管式储油设备应用时,储油设备内易沉积大量的浓稠状油污,浓稠状油污易堵塞储油设备与变压器油箱之间的输油管道,会影响储油设备在变压器上的正常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的储油柜,其应用时便于排除油污,进而能避免大量浓稠状油污沉积而影响正常应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的储油柜,包括壳体、封盖、金属波纹管、弹性伸缩件、定位板、鼓风机及支承台,所述壳体上端开口,封盖与壳体连接且封闭壳体的上端开口,所述金属波纹管、弹性伸缩件及支承台均设于壳体内,金属波纹管水平设于支承台上,金属波纹管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封闭其左端开口的左连接板和封闭其右端开口的右连接板,左连接板和定位板两者下端均固定在支承台上,定位板正对右连接板设置,所述弹性伸缩件左右两端分别与右连接板右端面和定位板左端面连接;所述壳体、封盖、金属波纹管、左连接板及右连接板五者之间构成有油液存储腔,壳体上设有输油管、注油管及排污管,输油管和注油管均与油液存储腔接通,壳体底部中央部位下凹构成有半球形状的集污槽,所述鼓风机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和排污管均与集污槽内部接通。本实用新型应用时通过输油管与变压器的油箱接通,在油液存储腔存油量不足时由注油管向油液存储腔内注油。本实用新型在需排除浓稠状油污时排污管外接油泵,启动鼓风机向集污槽内鼓风,使大块的油污分解成小块,以便于油污排出,避免排污管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相对构成集污槽区域外的区域构成上大下小的圆筒状结构。如此,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底部构成斜面,以便于浓稠状的油污沉积至集污槽内。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的储油柜,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支承杆,所述支承杆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承台下端面和壳体内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注油管、排污管及输气管三者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截止阀。如此,本实用新型在未使用注油管、排污管及输气管时,便于对这三根管道进行封堵,以保证油液存储腔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右连接板下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支承台上。如此,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波纹管移位时更加便捷,且通过滚轮的滚动能降低金属波纹管移位时的噪声。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接通油液存储腔的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有截止阀。如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注油管向油液存储腔注油时,可开启排气管上的截止阀,由排气管排出油液存储腔内气体,避免注油时油液存储腔内部增压。
为了取材便捷,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伸缩件采用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的储油柜,还包括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穿过壳体和左连接板且与金属波纹管内部接通。本实用新型在增设导气管后,主要由导气管与外界接通来保证金属波纹管内部与外界压力均衡,排水管用于排水,如此,能避免通气和排水不能同时进行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双流县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双流县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48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