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黄粉虫精油提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4208.6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4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涪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9/02 | 分类号: | C11B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67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粉虫 精油 提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提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黄粉虫精油提取设备。
背景技术
黄粉虫精油是一种虫类精油,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治疗效果。因为黄粉虫精油是从黄粉虫提取,提取中需要对杂质和各种液体进行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黄粉虫精油。目前,尚没有专门的黄粉虫精油提取设备,不能对黄粉虫精油进行有效地提取和提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粉虫精油提取设备,能够高效地对黄粉虫精油进行提纯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黄粉虫精油提取设备,包括蒸馏釜,所述蒸馏釜的顶部设有阀门,所述阀门通过导管和冷凝器连接,所述蒸馏釜底部为铁质材料,底部一体设置有电磁炉;所述冷凝器内水平设有多排连通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入口和导管连通,所述冷凝管的出口连接竖向的分离管,所述分离管插入分离器中,分离器的底部设有阀门,所述分离器靠上部的侧壁设有一个支管,所述支管上也设有阀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通过在蒸馏釜底部集成电磁炉,通过交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作用于蒸馏釜底部铁质。在蒸馏釜底部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蒸馏釜底部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蒸馏釜的热源。能够快速高效升温,将蒸馏釜内的混合物迅速气化,蒸汽通过导管进入到冷凝器内,在冷凝器内冷凝之后通过竖向的分离管进入分离器中。在分离器中,由于黄粉虫油的特殊性,会和杂质液体进行分层,分层后的黄粉虫油位于下层,通过阀门将下层的黄粉虫油放出,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支管与蒸馏釜连通。上述设置可以将分离管内的杂液返回蒸馏釜中,再次进行提纯分离,提高提纯分离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蒸馏釜内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导热油。上述设置可以保持蒸馏釜整体升温,避免局部温度过高照成黄粉虫油质的改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黄粉虫精油提取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黄粉虫精油提取设备,包括蒸馏釜1,所述蒸馏釜1的顶部设有阀门11,所述阀门11通过导管2和冷凝器3连接,所述蒸馏釜1底部为铁质材料,底部一体设置有电磁炉12;所述蒸馏釜1内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导热油。上述设置可以保持蒸馏釜1整体升温,避免局部温度过高照成黄粉虫油质的改变。所述冷凝器3内水平设有多排连通的冷凝管,冷凝管位于统一水平面内,成折线形连续布置。所述冷凝管的入口和导管2连通,所述冷凝管的出口连接竖向的分离管31,所述分离管31插入分离器4中,分离器4的底部设有分离阀门41,所述分离器4靠上部的侧壁设有一个支管42,所述支管42上也设有支管阀门43。支管42与蒸馏釜1连通。上述设置可以将分离管31内的杂液返回蒸馏釜1中,再次进行提纯分离,提高提纯分离的效果。通过在蒸馏釜1底部集成电磁炉12,通过交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作用于蒸馏釜1的底部铁质。在蒸馏釜1的底部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蒸馏釜1的底部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蒸馏釜1的热源。能够快速高效升温,将蒸馏釜1内的混合物迅速气化,蒸汽通过导管2进入到冷凝器3内,在冷凝器3内冷凝之后通过竖向的分离管31进入分离器4中。在分离器4中,由于黄粉虫油的特殊性,会和杂质液体进行分层,分层后的黄粉虫油位于下层,通过分离阀门41将下层的黄粉虫油放出,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涪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涪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4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