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棒端部倒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3964.7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8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单玉柱;孟小燕;王伟;顾小卫;王均进;周欣荣;李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海天碳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6 | 分类号: | B24B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王锡伍 |
地址: | 2242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棒 倒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碳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碳棒端部倒角机。
背景技术
用石墨制造碳棒广泛用于医疗、切割/焊接等领域。在碳棒加工过程中,需要先用碳粉、石墨粉与沥青等材料按比例混合后,先压制成碳饼,再挤出成所需截面形状的条状的碳棒,然后对碳棒再加工,最后电镀铜模得到成品。对于医疗等领域使用的碳棒,需要对碳棒的一端的边缘进行倒角,一般来说是采用手工方式在砂轮机上进行磨倒角。由于碳棒本身比较细,抓持不容易,而数量很大,带来的问题是劳动强度大,倒角磨制尺寸不统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经过技术攻关,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棒端部倒角机,包括机架、砂磨机、碳棒导向轮和碳棒导向板;所述碳棒导向轮有相同的一对,分别是第一、二碳棒导向轮,它们通过轴承装在机架上;对于任一碳棒导向轮包括轮体和多个相同凹槽;各凹槽均布在轮体的外缘,凹槽的轴向与轮体的轴向相同;两个轮体的轴向与地面水平,且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同步转动;对于两个轮体上的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一对凹槽,它们的角速度相同;
砂磨机的砂轮位于第一碳棒导向轮的一侧,第二碳棒导向轮位于第一碳棒导向轮的另一侧;砂轮和碳棒导向轮的轴向相同,转动方向相向;砂轮在的第一碳棒导向轮的转动方向的前方;砂轮为圆台形状,圆台的较小一面靠近碳棒导向轮;
所述碳棒导向板有两块,它们在两个碳棒导向轮中间;一块碳棒导向板倾斜放置在碳棒导向轮上方,且其较低一端在碳棒导向轮的转动方向的后方;另一块碳棒导向板倾斜放置在碳棒导向轮下方,且其较高一端在碳棒导向轮的转动方向的前方。
本倒角机在使用时候,通过碳棒导向板把碳棒依次送入碳棒导向轮的凹槽中。两个碳棒导向轮上的对应凹槽带动一根碳棒向前转动,在砂轮位置,碳棒的末端被砂轮打磨,同时,由于砂轮的转动趋势带动碳棒转动,最后得到具有倒角的碳棒。
在第二碳棒导向轮的远离第一碳棒导向轮的一侧连接有挡盘,挡盘的轴向与碳棒导向轮的轴向相同,挡盘的直径大于碳棒导向轮的直径。这样可以使碳棒的一端相对固定,各根碳棒倒角的位置一致。
两个碳棒导向轮连接在同一转轴上;该转轴通过皮带轮结构与作为动力装置的驱动电机连接。
两块碳棒导向板的末端都有向上翘起的折弯边。这样可以保证积聚的碳棒不掉落。
结果使用验证,本倒角机的使用效果极佳,加工的碳棒倒角整齐划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碳棒导向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砂磨机2、第一碳棒导向轮3、第二碳棒导向轮4、碳棒导向板5、凹槽6、砂轮7、挡盘8、皮带9、驱动电机10、折弯边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下:
如图1、2,一种碳棒端部倒角机,包括机架、砂磨机、碳棒导向轮和碳棒导向板;所述碳棒导向轮有相同的一对,分别是第一、二碳棒导向轮,它们通过轴承装在机架上;对于任一碳棒导向轮包括轮体和多个相同凹槽;各凹槽均布在轮体的外缘,凹槽的轴向与轮体的轴向相同;两个轮体的轴向与地面水平,且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同步转动;对于两个轮体上的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一对凹槽,它们的角速度相同;砂磨机的砂轮位于第一碳棒导向轮的一侧,第二碳棒导向轮位于第一碳棒导向轮的另一侧;砂轮和碳棒导向轮的轴向相同,转动方向相向;砂轮在的第一碳棒导向轮的转动方向的前方;砂轮为圆台形状,圆台的较小一面靠近碳棒导向轮;所述碳棒导向板有两块,它们在两个碳棒导向轮中间;一块碳棒导向板倾斜放置在碳棒导向轮上方,且其较低一端在碳棒导向轮的转动方向的后方;另一块碳棒导向板倾斜放置在碳棒导向轮下方,且其较高一端在碳棒导向轮的转动方向的前方。
在第二碳棒导向轮的远离第一碳棒导向轮的一侧连接有挡盘,挡盘的轴向与碳棒导向轮的轴向相同,挡盘的直径大于碳棒导向轮的直径。两个碳棒导向轮连接在同一转轴上;该转轴通过皮带轮结构与作为动力装置的驱动电机连接。两块碳棒导向板的末端都有向上翘起的折弯边。
砂轮还可以通过间距调整装置来调整与碳棒导向轮的距离,可以适用在不同长度规格碳棒。这种间距调整装置也极其容易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海天碳棒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市海天碳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3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