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透自清洁双效太阳能高温集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3287.9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9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杜勇;高福建;江慎楠;张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力诺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4J2/4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纪艳艳 |
地址: | 251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洁 太阳能 高温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透自清洁双效太阳能高温集热管,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07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到,未来将在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选择荒漠、戈壁、荒滩等空闲土地,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到2020年,全国太阳能热发电总容量达到20万千瓦,将与光伏发电容量相当。随着今年内蒙古鄂尔多斯50MW光热发电项目的招标,标志着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的正式启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也由过去传统的中低温应用走进了高温热发电应用领域。同时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大力支持,太阳能光热发电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众所周知,光热发电的核心元件为太阳能高温集热管。其性能的好坏与玻璃罩管的太阳透射比及不锈钢内管的太阳吸收比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国内各企业太阳能高温集热管封接技术普遍采用硼硅3.3玻璃与不锈钢封接环的非匹配封接。硼硅3.3玻璃的太阳透射比约90%,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增透提升太阳透射比从而获得更大的光热转换效率。
另外,由于光热发电项目一般都是安装在荒漠、戈壁等地方,灰尘风沙大,时间一长,太阳能高温集热管玻璃罩管表面极易变脏,实验表明使用3个月后,有的玻璃罩管太阳透射比甚至只有最初的60%,大大影响了发电效率,如果不能解决玻璃罩管表面脏污的问题,将大大制约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增透自清洁双效太阳能高温集热管,保证使其具有较高的太阳透射比同时还能在阳光、雨水的作用下长期保持的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透自清洁双效太阳能高温集热管,包括金属内管和玻璃罩管,金属内管套入玻璃罩管之中,并通过端盖、波纹管及封接环与金属内管密封连接,金属内管与玻璃罩管之间形成密闭空腔,玻璃罩管内外壁上均通过溶胶-凝胶法镀制有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
优选地,所述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的厚度为100-150 nm。
优选地,所述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的厚度为120nm。
优选地,所述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的折射率为1.1-1.4。
优选地,所述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的折射率为1.14。
优选地,金属内管为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玻璃罩管内外壁镀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使其具有高的太阳透射比的同时保证使用过程中在阳光、雨水的作用下持续有效的保持高的太阳透射比,维持较高的热电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选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内管,2:端盖,3:波纹管,4 :封接环,5: 玻璃罩管,6: 增透及自清洁符合薄膜,7: 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增透自清洁双效太阳能高温集热管包括金属内管1、玻璃罩管5、端盖2、波纹管3和封接环4。金属内管1通常为不锈钢管,套于玻璃罩管5之中,并通过端盖2、波纹管3和封接环4与玻璃罩管5密封联接,形成内腔7,玻璃罩管5内外壁上均通过溶胶-凝胶法镀制有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6,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6的厚度为100-150 nm,优选地,所述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的厚度为120nm。所述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的折射率为1.1-1.4优选地,所述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的折射率为1.14。所述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能够实现对太阳波长550nm的最大透射,满足高温集热管热性能要求。
现以镀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6的厚度120 nm为例,将本实用新型同普通的太阳能高温集热管整体性能进行研究对比,通过大量实验来验证该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6是否对太阳能高温集热管的整体性能造成影响。其中:内腔真空度反应了太阳能高温集热管真空寿命的长短;内管吸收比为单位太阳辐射吸收的比例;内管发射比为单位太阳辐射发射的比例。采用GB/T 17049-2005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各项性能进行对比如下表:
通过实验对比发现: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均没有恶化,故可以证明该增透自清洁纳米液膜对太阳能高温集热管整体性能没有影响。
在另一实验中,采用GB/T 17049-2005的测试方法对玻璃罩管太阳透射比进行测试,各项结果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力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力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32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