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控制的内网安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2834.1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3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芳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控制 安全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数据控制的内网安全平台。
背景技术:
网络安全核心已经从“外网”转向“内网”。如今的安全部署有个误区,一提到网络安全问题,人们总是习惯于倾向局域网外部入侵的防御,强化出口处安全设备如防火墙的部署和优化等,却往往忽视了来自内部网络的安全威胁。从目前的情况看,网络威胁绝大部分是来自内网,据美国CSI/FBI计算机安全调查的数据,虽然来自内部的攻击占总攻击次数的22%,但是破坏力却是外网攻击的10倍以上。
当前安全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今天的安全产品和技术,既成熟又不成熟,成熟的是相对独立的几个方面,比如防病毒和防火墙,不成熟表现在缺乏整体安全解决方案,尽管部署了防火墙、防病毒和IDS等安全产品,但面临严重的网络攻击时依然损失惨重。因为每一种安全产品和技术看到的只是局部安全问题,缺乏安全管理和集中调度,就像盲人摸象,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角,而没有看到问题的全部。
综上所述,目前传统的安全解决方案不能满足“全网安全”形势下的网络安全需求,安全技术必须随着网络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发展。从单机孤立、分散安全向集成化、立体化安全机制发展是安全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数据控制的内网安全平台,它采用了SDS网络管理平台,统一网络安全管理,防止网络中的威胁扩散,异常数据自动监测,异常终端自动隔离处理;优化使用IT资源,包括带宽和计算机资源;实施因特网访问和应用程序使用策略;合理配置策略,禁止网络滥用,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总控中心、ARP防火墙、控制台、虚拟安全网关、管理服务器、中心数据库、SDS自防御系统、客户端二级服务器,所述的总控中心分别与虚拟安全网关、中心数据库、SDS自防御系统互相连接,ARP防火墙、控制台均与总控中心连接,管理服务器与虚拟安全网关互相连接,SDS自防御系统与管理服务器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采用了SDS网络管理平台,统一网络安全管理,防止网络中的威胁扩散,异常数据自动监测,异常终端自动隔离处理;优化使用IT资源,包括带宽和计算机资源;实施因特网访问和应用程序使用策略;合理配置策略,禁止网络滥用,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总控中心1、ARP防火墙2、控制台3、虚拟安全网关4、管理服务器5、中心数据库6、SDS自防御系统7、客户端二级服务器8,所述的总控中心1分别与虚拟安全网关4、中心数据库6、SDS自防御系统7互相连接,ARP防火墙2、控制台3均与总控中心1连接,管理服务器5与虚拟安全网关4互相连接,SDS自防御系统7与管理服务器5互相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工作原理:控制台:提供可视化图形控制界面,是管理员配置管理策略和实施监控的窗口,可实现分级管理。提供对屏幕日志、访问日志、系统日志等查询,生成统计报表,提供安全策略配置管理环境,并对每个登陆控制台的管理员操作行为进行记录。
安全网关:内网安全管理的核心,中央处理芯片内嵌了核心处理程序,避免了纯软件产品对内网安全监控数据遗漏、降低网络性能的缺点,确保内网安全管理的全面、可靠以及高性能的运转。通过专用的ASIC硬件处理芯片对全部数据包进行分析和执行匹配的安全策略,并在分析、处理后存储到日志记录服务器。
SDS自防御系统:自保护网络系统采用集成化网络安全防卫思想,遵循P4DR安全模型,应用集成防卫的理论与技术,采用分布式的体系结构,通过安全策略的设计及集中的安全控制管理平台,提供一套功能强大的安全管理控制系统;在降低网络安全管理成本的同时,能有效的保护网络和主机系统的安全,防止内部威胁计算机影响整个内部网络。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采用了SDS网络管理平台,统一网络安全管理,防止网络中的威胁扩散,异常数据自动监测,异常终端自动隔离处理;优化使用IT资源,包括带宽和计算机资源;实施因特网访问和应用程序使用策略;合理配置策略,禁止网络滥用,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芳;,未经高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28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SB多通信接口转接器
- 下一篇:工业级综合信息传输EOC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