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1413.7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7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葛益娴;王晖;徐政;眭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张慧清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激光器 温度 控制系统 | ||
1.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器、温度采集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液晶显示器、键盘输入模块以及半导体制冷器驱动电路,所述半导体激光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半导体制冷器封装在一起,且与温度采集电路、半导体制冷器驱动电路相连;所述液晶显示器、键盘输入模块与单片机相连;所述A/D转换电路的一端与单片机相连、另一端与温度采集电路相连;所述半导体制冷器驱动电路的一端与单片机相连、另一端与半导体制冷器相连;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由恒流源电路与桥式测量电路组成,其基准电压源Vcc串联电阻Rs连接于运算放大器IC0的反相输入端,一端接地的电阻R经过稳压二极管连接于基准电压源Vcc且其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IC0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IC0的反相输入端与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且PNP三极管Q1的基极与运算放大器IC0的输出端相连、集电极与电阻R1、电阻R3相连,所述电阻R1经过热敏电阻R2连接于电压跟随器IC1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电阻R3经过电阻R4连接于电压跟随器IC1的反相输入端,该电压跟随器IC1的输出端与反向输入端相连,所述电阻R1、电阻R2之间设置有输出端b,电阻R3、电阻R4之间设置有输出端d,输出端b连接至电压跟随器IC2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电压跟随器IC2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相连后经过电阻R9连接至运算放大器IC4的同相输入端,该运算放大器IC4的同相输入端经过电阻R10后接地,所述输出端d连接至电压跟随器IC3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电压跟随器IC3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相连后经过电阻R8连接至运算放大器IC4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连接至A/D转换电路的运算放大器IC4的输出端经过电阻Rf与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半导体制冷器驱动电路由MOSFET管Q2、MOSFET管Q3、MOSFET管Q4、MOSFET管Q5对称构成,MOSFET管Q2的栅极接单片机输出的PWM 信号OUT1、源极接Vcc、漏极接二极管D11与Vcc相连,MOSFET管Q3的栅极接单片机输出的PWM 信号OUT2、源极与电阻R0相连接地、漏极接二极管D12到电阻R0接地,MOSFET管Q4的栅极接单片机输出的PWM 信号OUT3、源极接Vcc、漏极接二极管D13与Vcc相连,MOSFET管Q5的栅极接单片机输出的PWM 信号OUT4、源极与电阻R0相连接地、漏极接二极管D14到电阻R0接地,MOSFET管Q2、MOSFET管Q3中间经电阻R11、电容C1、电阻R12、电容C2串并联网络接半导体制冷器一端,MOSFET管Q4、MOSFET管Q5中间经电阻R13、电容C3、电阻R14、电容C4串并联网络接半导体制冷器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为MSP430F149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为TEC1--3103半导体制冷器,该制冷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3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14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料血浆袋融浆温度精确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壶水位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