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风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10831.4 | 申请日: | 2014-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8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 发明(设计)人: | 汪义玲;李岳峰;龚进成;彭上;孙峰;曾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29/42;F04D29/4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梁国杰 |
| 地址: | 52822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空调机组的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空调机组通风系统中多采用有蜗壳离心风机,如中国专利CN203548339U所公开的一种有蜗壳离心风机包括有蜗壳、风机叶轮、电机,该蜗壳的内部流道包括扩散段、外扩段、蜗舌和螺旋面。由于在空调机组的封闭箱体里,空间有限,而有蜗壳离心风机体积大,不太适合安装于空调机组的箱体内,因此,有蜗壳离心风机逐渐被无蜗壳风机取代。
中国专利CN203130545U公开的一种无蜗壳风机包括集流器、叶轮、电机和风机支架,叶轮设置在风机支架内,叶轮通过轮毂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集流器独立固定于风机支架的侧板上,电机固定在与侧板对应的另一侧,空气从集流器进入叶轮,经叶轮后从支架四周流出。这种风机由于没有蜗壳,因此体积小,但却存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心风机,既保证其体积满足空调机组有限的空间,而且其风机效率高,风噪小,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风机包括电机、风机叶轮、风机安装支架和进风口,电机安装于风机安装支架上,风机叶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安装支架上还安装有一U型壳体,所述风机叶轮置于U型壳体腔体内,所述进风口固定安装于U型壳体上。
所述U型壳体由安装于风机安装机架上的上层板、下层板和一U型罩组装而成。
风机叶轮轴心到U型壳体气流加压起点的侧壁的横向距离分别为L1,到U型壳体弧面的纵向距离为L2,到与U型壳体气流加压起点的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的横向距离为L3,L1≤L2≤L3。
所述U型壳体气流加压起点的侧壁还安装有一导流板。
该离心风机应用于空调机组中,该离心风机的U型壳体比全蜗壳离心风机体积小,能满足空调机组有限的空间;由于采用上述结构,U型壳体起到气流导向作用,减少了气流在箱体尖角内的紊流,避免了箱体内其它部件对气流的干扰,从而提高了风机效率;由于U型壳体采用分体结构,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箱体内的效果图;
图4为U型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离心风机包括电机1、风机叶轮2、风机安装支架3和进风口4,电机1安装于风机安装支架3上,风机叶轮2安装在电机1的输出轴上,风机安装机架3还固定安装有U型壳体5,所述U型壳体5由安装于风机安装机架3上的上层板5.1、下层板5.2和一U型罩5.3组装而成,所述U型罩5.3的上、下表面设有分别与上层板5.1和下层板5.2相匹配的上安装框槽5.5和下安装框槽5.6,所述上层板5.1中部设有圆形开口5.7,所述进风口4固定安装于上层板5.1的圆形开口5.7上。所述U型壳体5风机叶轮2置于U型壳体5腔体内。
为进一步提高U型风机的压力,U型壳体5气流加压起点的侧壁还安装有一导流板5.4。
如图4所示,风机叶轮3轴心到U型壳体5气流加压起点的侧壁的横向距离分别为L1,到U型壳体5弧面的纵向距离为L2,到与U型壳体5气流加压起点的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的横向距离为L3,L1≤L2≤L3;为适应空调机组中有限的空间,U型罩5.3两侧的开度分别α、β,其中45°≤α≤90°,45°≤β≤9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0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