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孔双室真空压榨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0054.3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0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鸿华造纸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F3/08 | 分类号: | D21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1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孔双室 真空 压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机械压榨部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锥孔双室真空压榨辊。
背景技术
纸机压榨部的主要功能是脱水、固化纸页,同时改善纸页性能,提高湿纸幅强度以改善干燥部的干燥能力。真空压榨辊是实现压榨部主要功能的关键设备,现代纸机由于较高的车速,均使用真空压榨辊,真空压榨辊可提高脱水效率、改善纸页的质量、降低压榨给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真空辊的主要特点是辊壳上有很多直径较小的通孔,通孔通过挂面层和本体层,工作时辊壳内腔维持持续真空。当纸页和毯网进入压辊与真空压榨辊的压区时,纸页中的水转入毯网;当毯网中的水分饱和时,在真空吸力作用下,水从毯网排出,进入通孔,汇入辊壳内腔后排出。真空辊内腔真空度的作用是:迫使压区挤出来的水分穿过毯网,经真空辊上的通孔,进入辊壳内腔。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真空辊真空区的真空度越高,这个时间越短,在相同的时间内就有更多的水分被吸出,纸页脱水就越多,也就是真空辊的脱水能力越强。
提高纸机车速,要求纸机压榨部的脱水效率更高。其中的一个方法是提高压区的线压;压区的线压力越大,纸页脱水越多,但由于纸页可能被压溃,线压不能太;并且线压越大,压榨部的机架和辊的刚度增加,制作设备需用更多的钢材,运行要消耗更多的能源。
现有技术中,真空压榨辊表面通过设置盲孔来提高纸机压榨部的脱水作用,从而有效地消除压花现象;提高真空辊的脱水能力可以通过增加辊壳上通孔的数量来实现,由于通孔通过挂面层和本体层,过多地开孔会影响到真空辊的整体强度,反过来影响线压的提高,并在纸上留下“影痕”,因此真空压榨辊表面的最大开孔率只有16.5%左右,现有技术的真空压榨辊对提高纸机压榨部的脱水能力有限,从而使得成品纸的干燥度不高,制约着纸机车速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孔双室真空压榨辊,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优化真空压榨辊的结构,并通过在辊体层和挂面层设置锥形通孔与锥形盲孔,改善辊体表面开孔率,提高压榨部的脱水能力,进而提升成品纸的干燥度,进一步提升纸机车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锥孔双室真空压榨辊,简称压榨辊,包括本体层、挂面层、锥形通孔、锥形盲孔、低真空箱、高真空箱、支撑座、推轮、注油孔、操侧箱头、吸口座、高真空吸口、低真空吸口、蜗轮蜗杆、操侧迷宫圈、传侧迷宫圈、操侧轴承、传侧箱头、传动轴、传侧轴承、平键、箱头轴承、幅度调节、喷水管、低真空表、高真空表、气胎压力表、面板、密封条和箱头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榨辊左端为操作侧,右端为传动侧,中间为辊体,所述辊体内设置有高真空箱和低真空箱。
所述传动侧设置有传动轴、传侧箱头、传侧轴承、支撑座、箱头轴承;所述传动轴为旋转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传侧箱头为一体设置,所述传动轴外端与传动电机通过平键固定连接;所述传侧箱头与所述辊体螺接固定;所述传侧箱头和所述辊体同步旋转,所述传侧箱头外侧套接设置有传侧轴承,所述传侧轴承二边设置有传侧迷宫圈,并通过传侧迷宫圈进行双面密封,所述传侧轴承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传侧箱头内侧套接设置有箱头轴承,所述箱头轴承与所述真空箱端部的箱头轴承套接。
所述操作侧设置有操侧箱头、吸口座、高真空吸口、低真空吸口、蜗轮蜗杆、操侧轴承、面板;所述操侧箱头设置有操侧轴承,所述操侧箱头通过操侧轴承与所述辊体套接,所述操侧轴承二边设置有操侧迷宫圈,并通过操侧迷宫圈进行双面密封,所述操侧箱头与所述吸口座固定连接,所述吸口座内设置有高真空吸口和低真空吸口,所述高真空吸口与所述高真空箱连通,所述低真空吸口与所述低真空箱连通;所述操作侧端面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喷水管、幅度调节、气胎压力表、高真空表、低真空表;所述操侧箱头上方设置有蜗轮蜗杆,所述蜗轮蜗杆用于调节所述高真空箱和低真空箱的角度,所述幅度调节用于调节所述高、低真空箱的 脱水区域宽度。
所述辊体为圆筒状结构,由本体层和挂面层构成,所述本体层上和所述挂面层上设置有锥形通孔,所述锥形通孔位于本体层内的部分设置为倒锥形,所述挂面层上设置有锥形盲孔;所述锥形通孔与所述锥形盲孔间隔均匀配置,并布满所述辊体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鸿华造纸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鸿华造纸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0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