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副离合操纵机构和教练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10040.1 | 申请日: | 2014-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4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傅兵;卫锋;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23/02 | 分类号: | B60K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 操纵 机构 教练车 | ||
1.一种副离合操纵机构,包括具有铰接部(11)的踏板总成(1)以及相对于所述铰接部(11)固定的连接臂(2),所述踏板总成(1)设置有拉线连接件(3),所述连接臂(2)上安装有拉线接头(4),从所述拉线接头(4)引出的拉线芯线(5)连接在所述拉线连接件(3)上,所述踏板总成(1)围绕所述铰接部(11)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摆动,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初始位置,在从所述初始位置运动到所述工作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拉线芯线(5)的最大摆动角度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芯线(5)在所述拉线接头(4)的第一轴线(A)的两侧之间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拉线芯线(5)位于所述第一轴线(A)的第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轴线的最大夹角为α1,在运动到所述工作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拉线芯线(5)摆动到所述第一轴线(A)的第二侧,且与所述第一轴线的最大夹角为α2,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拉线芯线(5)位于所述第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轴线的最大夹角为α3,其中满足α1=4.5°,α2=2.2°以及α3=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芯线(5)的连接端在该拉线芯线(5)的摆动平面上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踏板总成(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连接件(3)具有垂直于所述拉线芯线(5)的摆动平面的第二轴线(B),所述拉线连接件(3)围绕该第二轴线(B)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踏板总成(1) 上,所述拉线芯线(5)固定连接在所述拉线连接件(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连接件(3)为柱状结构,该柱状结构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踏板总成(1)上另一端远离所述踏板总成(1)延伸并具有连接所述拉线芯线(5)的连接孔(31),该连接孔(31)与所述拉线接头(4)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拉线芯线(5)穿过并锁定在所述连接孔(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总成(1)包括踏板臂(12)和设置在该踏板臂(12)第一端的踏板(13),所述踏板臂(12)的第二端具有所述铰接部(11),所述踏板(13)距离所述铰接部(11)的水平投影距离为L1,所述拉线连接件(3)距离所述铰接部(11)的水平投影距离为L2,其中满足所述L1:L2=1.2:1~2:1。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2)包括安装有所述拉线接头(4)的拉线安装段(21),该拉线安装段(21)斜向下延伸,并形成有远离所述拉线接头(4)的拐折部(22),该拐折部(22)上设置有加强筋(23)。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2)具有自由端,该自由端形成有安装所述拉线接头(4)的安装孔(24),所述拉线接头(4)包括接头主体(41)和与该接头主体(41)螺纹配合的两个锁紧螺母(42),所述安装孔(24)的孔壁具有供所述接头主体(41)沿所述安装孔(24)的径向通过的通槽(25),两个所述锁紧螺母(42)分别锁紧在所述安装孔(24)的轴向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离合操纵机构包括安装所述铰接部(11)的安装底板(6),所述连接臂(2)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5)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副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11)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6)上的铰接轴(111),以及固定在所述踏板总成(1)上的轴套(112),所述轴套(112)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铰接轴(1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00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装置顶置式客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三组合踏板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