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铸机扇形段支座测量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9693.8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9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安自强;张春梅;李景园;高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机 扇形 支座 测量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机弧形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连铸机扇形段支座测量工具,用于扇形段支撑结构定位支座坐标位置检测。
背景技术
目前,连铸机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设计理念的不同和自身的不断改进,扇形段的定位方式也有所差别。为满足检修的需求,需要对连铸机扇形段支撑结构定位支座中心进行精确检测,以确定扇形段定位装置的位置。针对奥钢联第二代连铸机,连铸机扇形段支撑结构定位装置采用倒圆台设计,由于直接检测时球棱镜与检测面不易紧密接触、检测点位不处于同一截面等原因,造成检测、拟合的数值偏差较大。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连铸机扇形段支座测量工具解决了连铸机扇形段支撑结构定位支座中心坐标检测难题,定位准确、操作简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连铸机扇形段支座测量工具,解决了检测连铸机扇形段支撑结构定位装置中心,由于直接检测时球棱镜与检测面不易紧密接触、检测点位不处于同一截面等原因,造成检测、拟合的数值偏差较大等检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并且定位准确、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包括定位凸台1、检测孔2、定位凸缘3三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凸台1、检测孔2和定位凸缘3采用整体加工,定位凸缘3位于定位凸台1上部,检测孔2位于定位凸缘3及定位凸台1中心,贯穿定位凸缘3及定位凸台1。
定位凸台1采用对称圆弧状梯形凸台设计。
定位凸缘3搭在定位装置5边缘平面上,定位凸缘3下面与定位装置5上平面平行贴紧。
利用定位凸台1和定位凸缘3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铸机扇形段支撑结构定位装置5中,确保检测孔2与定位装置5同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凸台1,采用对称圆弧状梯形凸台设计,利用凸台与连铸机扇形段支撑结构梁定位装置5边缘紧密接触进行定位,定位凸缘3搭在定位装置5边缘平面上,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固定在铸机扇形段支撑结构梁定位装置5中心,定位凸缘3下面与定位装置上平面平行贴紧,确保检测孔2与定位装置5同心。利用球棱镜7放置在检测孔2中,检测得到检测孔2中心坐标,即可获得连铸机扇形段支撑结构梁定位装置5中心坐标。本实用新型在铸机扇形段支撑结构梁定位装置5中心检测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新点:
1、定位凸台采用对称圆弧状梯形凸台设计,利用凸台与连铸机扇形段支撑结构定位装置边缘紧密接触。
2、定位凸缘搭在定位装置边缘平面上,定位凸缘与定位装置边缘上平面平行贴紧。
3、利用定位凸台和定位凸缘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铸机扇形段支撑结构定位装置中,确保检测孔与定位装置同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连铸机扇形段支座测量工具的正视图。其中,定位凸台1、检测孔2、定位凸缘3。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连铸机扇形段支撑结构定位支座的正视图。其中,扇形段支座4、定位装置5。
图4为图3的B-B视图。
图5为连铸机扇形段支座测量工具工作状态图。其中,扇形段支座4、定位装置5、连铸机扇形段支座测量工具6、球棱镜7。
图6为图5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齿板定位凸台1、检测孔2、定位凸缘3三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凸台1、检测孔2和定位凸缘3采用整体加工,定位凸缘3位于定位凸台1上部,检测孔2位于定位凸缘3及定位凸台1中心,贯穿定位凸缘3及定位凸台1。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安装方式如下:
1、先加工定位凸缘和检测孔,利用数控车床加工。
2、加工完定位凸缘后,加工定位定位凸台,确保其两端为同心等径圆弧,定位凸台圆心为检测孔圆心。
3、将本实用新型放置于连铸机扇形段支撑结构定位装置中,定位凸台与定位装置边缘紧密接触,定位凸缘与定位装置边缘上平面紧密接触。
4、将球棱镜放置于检测孔中,利用工业级全站仪读取球心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96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