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7749.6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7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格威普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02 | 分类号: | F24D19/02;F28D1/0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暖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
背景技术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关于散热器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246975U(一种暖气散热器)、CN201652585U(一种两用复合散热器)、CN201697231U(一种带有储水槽的暖气片或散热器)、CN201754039U(改进的暖气散热器)、CN201081566Y(主动散热式暖气散热器)、CN2699223Y(全铝过水热散热器)、CN200944010Y(多用暖气散热器)和CN2713413Y(一种钢管暖气散热器),等。
并非限于上面提及的专利方案存在的欠缺由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155852B(散热器)推荐的技术方案所消除,具体可参见该发明专利的说明书第0002段、0006和第0016段。但是,该专利方案依然存在以下缺憾:其一,虽然相对于先有技术对制作方便和装配快捷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但是仍不足以达到业界期望的极致程度,因为依据其说明书第0025段的教导:“将形状呈U形(或称n形)的第一过渡连接管的一端与热介质流通管的一端密封连接,并将第一过渡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相邻散热单元的热介质流通管的一端密封连接;将形状同样呈U形(或称n形)的第二过渡连接管的一端与热介质流通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并将第二过渡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相邻散热单元的热介质流通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从而导致与热介质流通管相连接的接点多,制作及装配效率受到相应的影响;其二,材料消耗大,因为该专利方案直接将热介质流通管借助于四枚辐射状分布的辐板(专利称第一辐板和第二辐板)与对应两侧的侧板(专利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构成为一体结构,于是由于辐板的长度需与热介质流通管相同,因而辐板材料消耗量大,不仅增大成本,而且使散热器显得笨重,笨重的散热器不利于挂壁式安装;其三,由于受结构设计上的局限性,一个散热单元只能配备一根热介质流通管,因而单位时间内的供暖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难以使室内温度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达到使用者期望的舒适温度要求;其四,由于不具有模块化效果,因而使用场所的可装配性欠缺,尤其是当复数个散热单元中的任一散热单元出现泄漏之类的情形而需更换时,则会牵连相邻散热单元,这是因为各散热单元之间通过第一、第二过渡连接管焊接连接。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仍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摒弃形状复杂的过渡连接管而藉以方便制作及快捷装配、有利于摒弃辐板而藉以减少材料消耗并且减轻重量、有益于合理增加散热单元内的热介质流通管的数量而藉以在使用过程中以较短的时间达到使用者期望的舒适温度要求和有便于体现理想的模块化效果而藉以方便地在使用现场组装并且可节约维修成本的散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格威普气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格威普气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7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智能卡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家用燃煤供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