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厨余处理机的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07263.2 | 申请日: | 2014-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0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峰机械钣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21/02 | 分类号: | F26B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机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厨房用具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厨余处理机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每户家庭几乎都会有厨余的产生,因此如何处理厨余,成为每户家庭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因此,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厨余处理机,可将该厨余进行切碎、干燥,以利转换为有机肥料。
然而,一般厨余处理机在运转时,其厨余会产生温热的湿气,其湿气则会导致处理厨余(干燥厨余)的时间拉长,进而使得厨余处理机所需的运转时间增加,而有耗费电力能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改善现有技术中,现有市售厨余处理机有干燥时间较长而导致耗费电力能源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厨余处理机的干燥装置,设置于一厨余处理机的机壳上,所述的干燥装置包含有:
一交换器,具有一交换座及多支空心管,该交换座具有一交换室、连通该交换室至外界的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该多支空心管穿插于该交换室中,并具有穿出于该交换室外的一进风端及一出风端;
一送风单元,连结于该交换器上,用以将外界气体送入于该空心管的进风端内,并自该出风端所排出;
一循环单元,连结于该交换器上,用以将该机壳内的气体经由该交换座的进气口送入于该交换室内与该空心管接触,使进入该交换室内的气体接触该空心管时,会因冷热交换的温差作用,而在该空心管的外表面凝结成水滴,使进入于该交换室内的气体被带走水分后,再经由该交换座的出气口送出,而进入于该机壳内,以进行气体的干燥循环。
所述的厨余处理机的干燥装置,其中,该交换座底部具有一连通该交换室至外界的出水口。
所述的厨余处理机的干燥装置,其中,更包含有一引流水管,该引流水管一端连结于该交换器的出水口中。
所述的厨余处理机的干燥装置,其中,该空心管为中空管体,由导热性佳的金属材质所制成。
所述的厨余处理机的干燥装置,其中,该送风单元具有一送风罩壳及至少一送风风扇,该送风罩壳罩设连结于该交换器的交换座上,并具有至少一与外界连通的送风进风孔,该送风风扇设置于该送风罩壳内,用以将外界的气体自该送风进风孔吸入,而往该空心管的进风端输送。
所述的厨余处理机的干燥装置,其中,该循环单元具有一循环罩壳及一循环风扇,该循环罩壳罩设连结于该交换器的交换座上,并具有至少一与外界连通的循环进风孔及一与外界连通的循环出风孔,该循环风扇设置于该循环罩壳内,用以将该机壳内的气体自该循环进风孔吸入,而往该交换座的进气口输入,并流经该交换室后自该出气口及该循环出风孔加以输出至该机壳内,以进行气体的循环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对该厨余处理机内的干燥空间进行气体除湿,而加速对厨余的干燥,使能大幅地缩短厨余所需的干燥时间,进而减少厨余处理机所需的运转时间,以达到节省能源(省电)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沿图2所示3-3剖线的剖视图暨作动示意图;
图4为沿图2所示4-4剖线的剖视图暨作动示意图;
图5为沿图2所示5-5剖线的剖视图暨作动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厨余处理机的干燥装置100;交换器10;交换座11;交换室111;进气口112;出气口113;出水口114;空心管12;进风端121;出风端122;送风单元20;送风罩壳21;送风进风孔211;送风风扇22;循环单元30;循环罩壳31;循环进风孔311;循环出风孔312;循环风扇32;引流水管40;厨余处理机90;机壳91;干燥空间911;水滴9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其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厨余处理机的干燥装置100,其主要包含有一交换器10、一送风单元20、一循环单元30及一引流水管4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峰机械钣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际峰机械钣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7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