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池底清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6885.3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4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姜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玉兰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底清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底清污装置,应用于池底人工清污作业。
背景技术
现在高端小区很多,小区内的水池作为美化作用功不可没,但是水池在隔一段时间后就会比较脏,需要小区物业排水专门清扫,而现有清洗方式就是采用简单的人工用扫把打扫,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清洗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池底清污装置,有力解决了现有小区水池清污作业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底清污装置,包括一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上连接有一纵向手柄杆,所述簸箕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走轮,所述簸箕进料口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支杆,两支杆之间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周部设有若干毛刷体,所述转轴的一侧端上设有一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经皮带传送机构与设于簸箕后侧壁上的电机驱动连接,位于电机旁侧的簸箕后侧壁上设有用以驱动电机的可充电蓄电池,所述簸箕进料口的前端成以利污物进入的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有效清除水池污物,而且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底清污装置,包括一簸箕1,利用簸箕来储污,所述簸箕上连接有一纵向手柄杆2,所述簸箕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走轮3,利用走轮随意移动,所述簸箕进料口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支杆4,两支杆之间设有一转轴5,所述转轴的周部设有若干毛刷体6,所述转轴的一侧端上设有一皮带轮7,所述皮带轮经皮带传送机构8与设于簸箕后侧壁上的电机9驱动连接,通过电机驱动毛刷体旋转,将污物倒入到簸箕里,位于电机旁侧的簸箕后侧壁上设有用以驱动电机的可充电蓄电池(未示出),所述簸箕进料口的前端成以利污物进入的倾斜状,便于污物进入到簸箕内。
具体实施过程:通过驱动由蓄电池供电的电机运转,使电机带动转轴上的毛刷体旋转,而旋转的毛刷体可将污物扫入到簸箕内,而簸箕底侧设置有走轮,可根据需要移动至需要清洗的地方,从而完成清扫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玉兰,未经姜玉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6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