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制动器手柄释放锁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6816.2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2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仙根;许小虎;夏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驱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127/04;F16D12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4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制动器 手柄 释放 锁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制动器手柄释放锁定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制动器是一种通电电磁吸合、断电摩擦制动式的制动器,具有使运动部件(或运动机械)减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等功能的装置,实现快速停车和准确定位,可用在断电时安全制动等场合。
传统的制动器大多是手柄手动释放,在释放阶段人的手臂要保持持续用力,为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机制动器手柄释放锁定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制动器手柄释放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设于电机制动器外的罩壳,所述罩壳的顶部具有供所述电机制动器的制动手柄向后释放的开口,该制动手柄经所述开口露于所述罩壳外;
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杆,该锁定杆位于所述制动手柄的前侧,且通过一垂直于罩壳顶部的轴与所述罩壳转动连接,所述锁定杆的头部的端面与所述轴的距离大于该轴与所述制动手柄的距离。
所述锁定杆的头部呈盘状,其端面为与所述制动手柄适配的弧面。
所述轴为开槽球面圆柱头轴位螺钉,该开槽球面圆柱头轴位螺钉位于所述制动手柄的前侧,且通过一螺母垂直固定于所述罩壳的顶部,所述锁定杆通过其尾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开槽球面圆柱头轴位螺钉上。
所述锁定杆的尾部为呈长方体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手臂保持持续用力,即可保持电机制动器处于释放状态,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非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电机制动器手柄释放锁定结构,包括罩壳110以及锁定件120。
罩壳110罩设于电机制动器20外,罩壳110的顶部具有供电机制动器20的制动手柄21向后释放的开口111,即开口111具有制动手柄21向后释放的活动空间,该制动手柄21经开口111露于罩壳110外。
锁定件120包括锁定杆121,该锁定杆121位于制动手柄21的前侧,且通过一垂直于罩壳顶部的轴122与罩壳110转动连接,锁定杆121的头部的端面与轴122的距离大于该轴122与制动手柄21的距离。
较佳的,如图3所示,锁定杆121的头部呈盘状,其端面为与制动手柄21适配的弧面。
其中,锁定杆121的尾部为呈长方体状。
具体地,轴122为开槽球面圆柱头轴位螺钉,该开槽球面圆柱头轴位螺钉位于制动手柄21的前侧,且通过一螺母垂直固定于罩壳110的顶部,锁定杆121通过其尾部转动连接于开槽球面圆柱头轴位螺钉上。
制动释放时,向后拉动制动手柄21使电机制动器20进入释放状态,此时转动锁定杆121,使其头部端面抵住制动手柄21,即可保持电机制动器20处于释放状态,不需要手臂保持持续用力,方便可靠,而平时电机正常工作时,只需将锁定杆121转至外侧即可。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驱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驱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6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载阻尼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更换汽车离合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