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孔内三点接触的表面处理挂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6572.8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4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何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00 | 分类号: | C25D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胡红芳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孔 点接触 表面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件电泳挂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孔作为接触点的电泳挂具。
背景技术
在电泳产品中,很多零件有时会利用很多点来支撑,但都只有一个孔可以作为挂具与产品的接触点,由于只有一个孔作为接触点,所以对挂具的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产品和挂具有可靠的接触,在自动线与槽液的搅拌中挂点不产生移动。
现有单孔内多点接触挂具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第一:挂具的接触点不稳定,导致零件在电泳过程中造成挂点面积过大,支撑点不能很好地固定,还有可能导致接触面积增大,影响产品的腐蚀功能;
第二:现有的挂具由于结构本身不稳定,反复应用之后可能会导致支撑单元变形从而影响挂具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孔内三点接触点的电泳挂具,通过四面体结构,使支撑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零件可以平稳地放置在支撑单元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单孔内三点接触的表面处理挂具,所述表面处理挂具包括主体、四层平行排列并焊接在所述主体上的金属框架,每层金属框架上均匀分布四个支撑单元。
所述支撑单元由三段金属细杆倾斜30°环形分布排列焊接而成,该金属细杆的直径为2~3毫米。
所述金属框架的材料是铁金属;所述支撑单元的材料是铁金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第一:由于支撑单元本身为四面体结构,所以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零件装上去之后能保证支撑单元基本不产生形变;
第二:零件装上去之后与支撑单元的接触点只有三个点,再加上其本身的稳定性,所以挂点的面积小,不会导致零件表面因表面处理不充分使其功能产生影响;
第三:由于支撑单元上面由三段金属细杆连接至一点,单孔零件装上去和卸下来都比较简便,由上而下孔径逐渐增大,所以一定范围内的孔径的零件均可使用相同的挂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挂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左视图,(c)是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单孔内三点接触的表面处理挂具,构成为:几根较粗较长的铁金属焊接而成作为挂具的主体1,平行排列并焊接在主体1上的四层金属框架2,每层金属框架2上均匀分布四个支撑单元3。支撑单元3由三段较细较短的铁金属细杆倾斜30°环形分布排列焊接而成。
如图1所示,挂具通过内孔支撑单元结构,对内孔为环形轴类零件,通过夹具的三点倾斜30°环形分布焊接,支撑在内孔与端面的交叉部位(如图1(c)的俯视图所示),利用零件本身的重量,使产品定位在金属细杆三点上,挂具在电泳生产线上移定时零件不被移动,通过图1的三个视图可以很清楚的反映零件的装夹定位情况。同时能使挂具与产品稳定接触,挂点不在外观端面上,从而保证产品表面处理顺利进行。
实验表明,在只有单一孔可作为表面处理的接触点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表面处理挂具,结构简单、产品与挂具接触面积小、稳定性高,且能与不同孔径的零件公用,进行快捷稳定的批量表面处理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6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