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双闪光灯的摄像头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6365.2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1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平;卓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桑莱士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闪光灯 摄像头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
背景技术
带闪光灯的摄像头模组广泛应用于手机、MP4、视频电话、玩具、POS机等电子产品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摄像头模组的应用量正在迅速攀升。于此同时,摄像头模组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传统摄像头模组采用的镜头组件的相对亮度只有55,而且图像不够清晰,夜间的拍摄效果也不理想,严重影响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虽然现有市场中也有采用带双闪光灯的摄像头模组在光线昏暗的情况进行光线补充,但由于摄像头模组的闪光灯根据其LED数量的不同,电压变化范围较大,且LED的驱动电流要是恒流才能获得很高的光效和很长的寿命,因此对驱动LED灯的电流波动范围的限制要求较高(一般5%),导致现有的摄像头模组电路复杂、不易于控制,降低了其可靠性,使用范围不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摄像头在暗光状态下,闪光灯工作电流更恒定,拍照效果更佳的带双闪光灯的摄像头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带双闪光灯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闪光灯、第二闪光灯、限流电阻、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供电给第一闪光灯和第二闪光灯的恒流源模块,所述恒流源模块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串联,限流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第一闪光灯的阴极,限流电阻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第二闪光灯的阴极,恒流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闪光灯、第二闪光灯的阳极连接。
具体的,所述恒流源模块包括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电路、三极管Q1、电阻R1及电阻R2,所述电阻R1的输入端连接VCC,所述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电路的阴极分别与电阻R1输出端、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电路的参考输入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接地,所述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电路的阳极接地。
具体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为三极管Q2,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为三极管Q3,三极管Q2、三极管Q3的基极与限流电阻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一闪光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二闪光灯连接,三极管Q2、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恒流源模块供电,通过控制模块分别控制第一闪光灯、第二闪光灯亮与灭,由于闪光灯工作电流恒定,使得手机拍照补光充分,易于控制;并采用双闪光灯,能够对周围环境的光线进行快速补充,实现摄像头在暗光状态下也能有较佳的拍照效果。
2、第一闪光灯、第二闪光灯在上述恒流源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不仅实现输出电流恒定的功能,且电路简单,精度高,功耗低,提高摄像头模组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双闪光灯的摄像头模组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恒流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双闪光灯的摄像头模组,包括第一闪光灯1、第二闪光灯2、限流电阻3、第一控制模块4、第二控制模块5,还包括供电给第一闪光灯1和第二闪光灯2的恒流源模块6,所述恒流源模块6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限流电阻3的一端串联,限流电阻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控制模块4连接第一闪光灯1的阴极,限流电阻3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控制模块5连接第二闪光灯2的阴极,恒流源模块6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闪光灯1、第二闪光灯2的阳极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恒流源模块包括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电路、三极管Q1、电阻R1及电阻R2,所述电阻R1的输入端连接VCC,所述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电路的阴极分别与电阻R1输出端、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电路的参考输入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接地,所述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电路的阳极接地。采用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电路实现稳压,不仅成本大大降低,更能满足小型化的要求。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4为三极管Q2,所述第二控制模块5为三极管Q3,三极管Q2、三极管Q3的基极与限流电阻3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一闪光灯1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二闪光灯2连接,三极管Q2、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桑莱士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桑莱士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63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调光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光伏发电隧道照明控制装置